-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东南华南纪湘东南南华系寒武系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华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背景的制约
在过去30年中,对中国南方的大区域结构特征提出了许多看法。(王鸿祯1982)、王鸿祯等(1986)、刘宝珺等(1993)认为,华南由扬子与华夏两个主要的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其间有华南洋的存在,中元古代的四堡运动过程中,华南洋向扬子陆块的俯冲使扬子东南边缘形成增生的褶皱带,俯冲带不断后退,形成了华夏古陆边缘的沟弧盆系;晋宁运动使扬子与华夏之间的华南洋在东段消失并形成江绍缝合带,而此段以西仍然存在一个残留洋盆,该盆地一直延续到加里东期,除钦防海槽以外的整个华南盆地从中奥陶世开始逐渐关闭,至志留纪末形成加里东褶皱带。郭令智等(1984)认为华南陆块由雪峰造山运动、加里东造山运动及古生代末期或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造山运动等分别造成江南元古宙地体、华南加里东地体、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地体的增生所形成。许靖华等(1987)、李继亮等(1989)提出了一个从前震旦纪一直延续到中生代的多岛洋的弧陆碰撞缝合模式,认为“板溪群”是印支期混杂岩而不是成层有序的前寒武纪正常沉积岩。徐志刚(1995)提出华南晚前寒武纪剪切式开合构造的设想,认为华南在古元古代未形成统一的扬子-华夏古陆,但古陆东北部有一伸入古陆内部的赣皖浙古海湾;中元古代开始“华夏块体”逆时针转动和“扬子块体”顺时针转动使西部张裂成裂陷槽,而赣皖浙古海湾则剪刀式闭合。殷鸿福等(1999)认为华南地区为特提斯洋的多岛洋盆体系的一部分,并认为扬子与华夏之间(中段与南段)在加里东期拼合之前存在一个洋盆——南华洋。王剑等(2001)通过沉积学研究提出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模式。尹福光等(2003)提出华南地区应是三大陆块群(冈瓦纳大陆群、劳亚大陆群和泛华夏大陆群)中的泛华夏大陆群的东南缘多岛弧系统的组成部分,南华纪—早古生代湘东南及其周边地区为武夷山岛弧的弧后盆地或弧陆碰撞过程中形成的前陆盆地。最近,南京大学十余位长期在华南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还专门就华南构造带及“华夏地块”问题展开了讨论,他们对扬子板块与华夏地块碰撞暨古华南洋的封闭时代、华南是“华夏地块”还是华南造山带暨是否普遍存在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结晶基底等若干地质问题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舒良树,2006;章邦桐等,2006;胡受奚等,2006;于津海等,2006;马瑞士,2006;王鹤年等,2006)。
由上可见,南华纪至早古生代期间扬子与华夏地块之间盆地性质的厘定,一定程度上成为华南大地构造属性研究的关键。大量已有研究表明,沉积岩的化学组成真实地记录了物源区的性质和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Bhatia,1983,1985;Taylor et al.,1985;Bhatia et al.,1986;Roser et al.,1986; McLennan et al.,1990,1995;Gu,1994;顾雪祥,1996;顾雪祥等,2003)。为此,笔者近年来对地处扬子与华夏交接地带的湘东南地区南华纪—寒武纪地层中的砂岩(主要为浊积岩)进行了系统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即在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判别南华系—寒武系砂岩构造环境基础上,结合当前华南地质研究的新进展,探讨华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构造背景。
1 晚古生代地层覆盖层
湘东南地区位于诸广山隆起西侧,属华夏地块的北西缘,北西面紧邻扬子地块(王鸿祯,1982;王鸿祯等,1986;刘宝珺等,1993;殷鸿福等,1999)(图1)。区内大量出露南华纪—奥陶纪地层,主体为一套由砂岩、板岩组成的复理石、类复理石连续沉积。南华系下部的泗洲山组整合于青白口纪大江边组之上,大江边组为一套深灰—灰黑色条带状碳质板岩、含白云质碳质板岩,含碳质白云质板岩夹极薄层状细晶白云质大理岩。奥陶系被中泥盆世跳马涧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南华纪—奥陶纪地层于志留纪加里东运动中强烈变形,形成近东西向—北西西向紧闭—中常线状褶皱(柏道远等,2006a,2006b),尔后于后造山环境下被加里东期花岗岩体侵位(柏道远等,2006c),中泥盆世开始被晚古生代沉积盖层覆盖。
南华系自下而上依次为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泗洲山组整合于青白口纪大江边组碳质板岩之上,厚约550 m,为灰绿色、深灰色含砾(为冰成泥砾)板岩、粉砂质板岩,底部夹白云岩透镜体,上部间夹硅质岩及白云质灰岩、含锰白云岩。天子地组厚约600 m,以紫红色、灰绿色粉砂质板岩、板岩与灰绿色中厚层粉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呈大厚度互层为特征。正园岭组厚500~800 m,为灰绿色中厚层—块状长石岩屑杂砂岩、石英杂砂岩夹(粉砂质)板岩。
震旦系自下而上依次为埃歧岭组和丁腰河组。埃歧岭组厚846.9 m,底部为青灰色、紫红色粉砂质板岩、板岩夹硅质岩,往上为灰绿色中厚层至块状长石(岩屑)石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党务工作者应知应会问答.pdf VIP
- 校服供货服务方案.docx VIP
-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精编版.pdf VIP
-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中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练习.docx VIP
-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单元教案 .pdf
- 2.3.1喀斯特地貌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pptx VIP
- YB∕T 4968-2021 冷轧钢带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ocx VIP
- 硬笔书法系列《硬笔书法指导》.ppt VIP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pdf VIP
- 上班族心理健康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