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主要铁建造型贫铁矿的成因分析
条带状铁的形成(bif)是海水化学沉积的产物,在前寒武纪中广泛分布。最早的BIF形成于38亿年(格陵兰),25亿年左右达到峰值,到18亿年左右大规模的BIF结束,7亿年左右又因雪球地球事件而在全球再次出现(Klein, 2005)。BIF型铁矿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铁矿类型,可进一步分为Algoma型和Superior型(Gross, 1965)。前者规模相对较小,并且与火山岩关系密切;后者规模较大,与火山岩关系不明显。
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BIF中Fe的物质来源的主导性观点为陆壳风化对海洋中Fe的供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BIF中稀土元素(REE)配分模式与海底热液中的REE配分模式非常相似,从而使Fe来自于海底火山喷发后热液活动的观点逐渐成为主导(Katoet al., 1998)。但Fe与REE是否同源仍是争论的焦点。
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的BIF型铁矿是我国最大的铁矿石资源基地,也是我国铁矿研究最早、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但对该区BIF型铁矿成矿物质的来源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陆源物质的风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作用。导致这些争论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直接示踪的技术方法。鞍山-本溪地区BIF型铁矿的主要组分是铁和硅。该区铁矿Si同位素研究的结果表明,BIF中的Si同位素成分与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形成硅华的成分相似(蒋少涌等,1992),从而为BIF型铁矿成矿物质来自于海底火山热液的观点提供了进一步佐证。但铁矿的矿化元素是铁,对于成矿元素来说,上述研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仍是间接的。新近发展起来的铁同位素测试技术,提供了对铁的物质来源进行直接示踪的可能。同时,现代等离子体质谱测试技术可以对低稀土元素含量样品进行高精度分析,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取有关信息。本研究试图运用铁同位素和稀土元素联合的示踪方法,对鞍山-本溪地区BIF型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制约。
1 样品和方法
1.1 矿床来源及矿床成因
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铁矿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胶辽台隆的西北部,地层自老而新有太古宙鞍山群、元古宙辽河群、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铁矿赋存于太古宙的中上鞍山群中。该区铁矿主要集中于鞍山地区(东鞍山、西鞍山、齐大山、大孤山)、弓长岭地区(弓长岭一矿区、二矿区、独木矿区)和南芬地区。南芬和弓长岭铁矿其原岩建造为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杂砂岩、泥质岩硅铁质沉积建造,矿床的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密切相关,属于火山沉积变质类型,相当于阿尔戈马型铁矿;而鞍山地区的东鞍山和齐大山铁矿原岩建造为泥质中酸性杂砂岩(夹基性火山岩)-硅铁质沉积建造,是产在以沉积岩为主中的铁矿床(沈其韩,1998)。鞍本地区BIF形成于新太古代(万渝生,1993;伍家善等,1998),其变质作用的类型为绿片岩-低角闪岩相(沈其韩,1998)。对采自南芬、弓长岭、东鞍山、大孤山、齐大山矿区的10个具有明显石英-磁铁矿条带状构造的贫铁矿矿石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Fe同位素的分析测定。
1.2 实验方法
1.2.1 全岩中氧化亚铁及总酸含量测定方法
全岩主量元素含量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中心的等离子光谱进行测定。首先分取约4 g已溶解好的溶液于清洗干净的塑料离心管中,加入同等质量的内标溶液, 摇匀后用IRIS进行主量元素的测定。其中,对于FeO的检测方法为:称取试样0.100 0~0.500 0 g(称样量视样品的氧化亚铁含量定)于聚四氟坩埚中,加入氢氟酸和硫酸分解样品,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氧化亚铁含量。
称取全岩粉末样品放入Teflon瓶中,往瓶中加入HF和HNO3混合酸且用Teflon封闭反应罐进行溶样,溶解后的样品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测试中心实验室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TJA-PQ-ExCell ICP-MS)上进行稀土元素的分析测试。用组合标准工作溶液对仪器进行标准化,以含0.8 mol/L HNO3的高纯水得到的计数率与内标计数率的比值为低点,以组合标准工作溶液中各元素的计数率与内标计数率的比值为高点,得到各元素的两点标准化直线,然后对样品溶样进行测定。
1.2.2 fe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将定量称取的全岩粉末样品放入Teflon溶样器中,以HF和HNO3混合酸溶解样品,溶解后的样品均转换为盐酸介质并且确保样品中的Fe全部被氧化成Fe3+后,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使Fe与其他元素实现有效的分离(唐索寒等,2006a,2006b)。所有样品的化学处理均在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的超净实验室完成,实验所需的器皿和试剂均经过了严格的清洗和纯化。
Fe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在国土资源部同位素重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