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浮法成型工艺中硼硅玻璃成分的变化
1 浮法工艺的发展
自1959年英国普里普顿公司首次宣布采用浮法技术以来,浮法玻璃在不断发展。随后,中国洛阳玻璃经过7年试验,终于在1971年也成功实现浮法工艺,并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于1981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75年,第一个购买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浮法专利技术的美国匹兹堡(Pittsburgh)平板玻璃公司(简称美国PPG公司)宣布成功开发出新浮法成型工艺。这至今仍被誉为“世界三大浮法技术”的浮法工艺为全世界玻璃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浮法工艺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浮法工艺的玻璃系统主要集中在用途最广泛的钠钙硅玻璃,尽管德国肖特(Schott)公司已成功实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浮法生产硼硅酸盐平板玻璃,但相关研究报导较少。尤其是浮法成型工艺对不同玻璃系统的成分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为实现浮法生产耐热高强的硼硅酸盐平板玻璃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实现浮法生产其他系统玻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 浮法形成的特点
浮法成型工艺有许多特点,如玻璃的质量好、产量高、品种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但相对其它玻璃成型方法来说,浮法成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2.1 玻璃液的表面温度。请看
熔化澄清好的玻璃液由流槽流入锡槽,进入摊平抛光区,玻璃液的粘度为102.7~103.2Pa·S,对应的温度约1050~990 ℃;玻璃液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摊平抛光后,经过徐冷区,粘度为103.2~104.25Pa·S,对应的温度约990~880℃;然后进入拉薄区,粘度为104.25~105.75Pa·S,对应的温度约880~770℃;最后进入硬化区,温度从770℃降低到600℃,粘度为105.75~1010Pa·S。
2.2 拉引速度和拉引速度
浮法成型过程是在几十米长的锡槽中进行,其长度可根据生产规模和拉引速度来设计,而且玻璃的温度可以分区控制,所以浮法成型的拉引速度可以很快,变化范围也很大。如生产6mm玻璃时,一般拉引速度为120m/h,有时可以达到360~460m/h。生产规模越大,玻璃厚度越小,拉引速度越快,甚至有时可以达到1000m/h以上。
2.3 玻璃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张力是测定玻璃面为3
物体的表面张力具有使其表面积趋于最小的特性,在各种玻璃的成型方法中,表面张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浮法成型来说,玻璃液流流在锡槽锡液上面后,由于玻璃液表面张力、锡液表面张力和玻璃-锡液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玻璃液摊平、伸展、自抛光,从而得到光洁平整、无波筋和条纹等缺陷的玻璃表面。一般认为玻璃液与锡液开始接触的粘度为102.6Pa·S,玻璃液在锡液界面上的粘度为102.7~102.9Pa·S,玻璃自抛光的粘度为102.7~103.2Pa·S,与自抛光粘度范围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28~334×10-3N/m,玻璃成分不同,这个值也不同。
3 玻璃的组成
钠钙硅浮法玻璃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玻璃系统,世界各国钠钙硅浮法玻璃的成分大同小异,基本组成为:SiO2~72%,Na2O~14%,CaO~9%,MgO~4%,Al2O3~1%。浮法工艺对钠钙硅浮法玻璃的成分要求除了满足基本性能指标外,重要的就是满足浮法成型工艺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硬化速度的测试
玻璃的粘度-温度曲线必须适合浮法成型的需要,对于浮法成型来说,要求料性短,以适合高速拉引,快速成型。浮法玻璃的硬化速度通常以粘度103.2Pa·S冷却到106.6Pa·S相对应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表示,即ΔT=T3.2(粘度为103.2Pa·S的温度)-T6.6(粘度为106.6Pa·S的温度)的数值来衡量玻璃的硬化速度,此值通常在260~290℃之间,ΔT愈小,硬化速度越快。
钠钙硅浮法玻璃粘度为103.2Pa·S对应的温度约990℃,这是抛光区结束的温度;粘度为106.6Pa·S的温度即玻璃的自重软化温度约720℃,所以其ΔT=990℃-720℃=270℃。这说明钠钙硅浮法玻璃的硬化速度比较快,适合于高速拉引成型,这也是其组成中钙含量高的主要原因。
3.2 成型温度对成型工艺的影响
玻璃的析晶温度范围对应粘度一般在103~105Pa·S,玻璃的析晶温度上限要求低于成型温度。由于浮法成型阶段温度均比较高,如熔窑冷却部温度在1220℃以上,流道温度1100℃以上,锡槽高温抛光区温度1050~990℃,成型温度范围比其它玻璃成型方法都要高。所以浮法工艺对玻璃的析晶温度上限可以比其它方法略高,但应比成型温度(粘度为102.7Pa·S对应的温度)1050℃低25℃以上,即玻璃的析晶温度上限(开始结晶温度)应低于1025℃。
4 仪器玻璃的分类
硼硅酸盐玻璃的各种性能均优于普通钠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