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良村教授治疗大肠癌60例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从浙江省中医研究院吴良村教授的门诊病人中,筛选出了适合肿瘤和脾虚证的所有患者。根据健康脾脏的治疗原则,根据同时伴有综合征的不同类型,辨证施治,每周为一个周期,一个月后评估疗效。共选取120例患者,240份医案,所入选病人均经西医手术病理确诊,并符合脾虚证纳入标准。
2. 诊断标准本研究的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诊断标准,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的结肠癌或直肠癌患者。
3.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确诊大肠癌患者;符合脾虚证纳入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神志清楚,能够进行交流。
4. 排除标准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者;预计生存期少于3个月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5. 脾虚证纳入标准主证:神疲乏力,面色淡白或胱白, 大便溏薄。或见纳少,腹胀,气短,夜尿频多,畏寒肢冷。主舌: 舌淡胖。或见舌边齿痕,苔白滑,薄白苔。主脉:脉虚。或见脉沉细,脉细弱,脉沉迟。
符合主证2个,并兼主舌、主脉者,即可诊断本证;符合主证2个,或见证1个,任何本证舌、脉者,即可诊断本证;符合主证1个,或兼证不少于2个,任何本证舌、脉者,即可诊断本证。
6.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将脘腹胀满、腹部隐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便溏或结、气短懒言等症状按轻重程度进行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累积对比, 按积分比法评价疗效。见表1。
积分比例(%)=(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94%;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69%;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7. 药物数据库建立本研究选用SPSS自带数据库建立数据录入系统,建立1个临床方剂基础数据库,其中包括处方编号、 就诊时间、姓名、处方药物、用药剂量等5个列变量,共获有效数据10 404条。建立1个聚类分析数据库:将频数≥30的33种“中药”定义为列变量,用各自代码表示,240份医案处方作为样本, 若该处方中出现该“中药”则录入“1”,若无则录入“0”。
系统聚类分析
1. 药物频数分析对吴良村教授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临床治疗大肠癌脾虚证120例240份医案所选用药物的使用频率进行频数分析。共用药193种,累计用药频数4 363次。其中用药频数最多者为茯苓,共233次,频率1(单味药用药频数/总体用药频数)为5.34%,频率2(单味药用药频数/医案数)为97.08%,频数最少者为川朴花等10种,仅用1次,频率1为0.00%,频率2为0.42%。
2. 系统聚类分析本研究选择类间平均链锁法(between- groups linkage),距离测量选择平方Euclidean,输出树形图格式, 结合临床进行用药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将用药次数≥30次的33种中药通过系统聚类方法分析,共分10类,见图1。
3. 疗效评价在120例患者中,前后积分对比改善达临床控制的4例,显效的33例,有效的72例,无效的11例,总有效率90.8%,疗效明显。
聚类分析及疗效评价
1. 用药频数分析从总体用药频数和频率表分析,120例大肠癌脾虚证患者的240份医案中,共用药193种,累计用药频数4 363次。其中用药频数最多者为茯苓,共233次,频率1为5.34%,频率2为97.08%。频数最高的5味药为太子参、白术、茯苓、鸡内金、山药,此5味即四君子汤加减,可见吴教授在治疗大肠癌脾虚证的临床用药中善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方中参、术、苓、草四味药皆平和之品,不偏不盛,不热不燥,补而不峻,益而无害,从“君子致中和”之义,故名“四君子汤”。辅以山药助四君之补脾,鸡内金消食健胃,化痰、理气、利湿以防山药养阴助湿。据现代研究报道,化疗结合四君子汤能够增强化疗的近期疗效,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有效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脾虚症状。而在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过程中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2.系统聚类分析本研究是对频数≥30次的33种中药进行R型-聚类,得到的结果是由配伍关系密切的药物聚类组合,它虽然不是现成的治疗大肠癌脾虚证的方剂,但它从统计学的角度提供了吴良村教授对大肠癌脾虚证临床用药的药对或基础方的药物组合体,为进一步全面、系统的研究吴良村教授治疗大肠癌脾虚证的用药规律和临证经验提供有力的证明。分析结果经仔细考查,最后将33种“中药”分为10类。第1类包含6种中药,太子参、白术、茯苓3药类似四君子汤,益气健脾,扶正培元,是吴教授治疗脾虚证的基础经方;薏苡仁健脾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