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第一次游聊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大千第一次游聊斋 在已故的峨眉佛教协会会长郭明师的《张大与接引室》中,张先生在1938年至1946年参观了峨眉,并在接引室里接待了游客。文中讲到张大千先生第一次游峨眉山的时间是“1938年5月的一个夏天”, 同行者是著名国画家黄君璧先生。林木先生编写的《峨眉琐谈》也讲到张大千先生第一次游览峨眉山的时间是1938年5月。1997年版《峨眉山志》中的《千年史程》则称:“民国27年 (1938年) 4月, 国画家张大千、黄君璧来游, 于接引殿合写《峨眉山水图》大中堂1帧;黄氏于仙峰寺写浅绛山水单条2帧留赠。” 笔者近日翻阅李永翘先生编著的《张大千年谱》, 发现张大千先生第一次游峨眉山的时间是1939年6月。现将原文摘引如下: 同月 (指1939年6月, 笔者注) , 先生与子心智应黄君璧邀, 赴峨眉山旅游。先生与君璧各拄手杖, 从报国寺起逐庙游览至金顶, 一路谈笑风生, 对景写生, 获得很多好画稿。黄携带有照相机, 每遇奇景, 则由先生导演, 黄拍照。先生性急, 常呼“快拍, 快拍!”而黄时常乱了手脚, 彼此引为笑乐。在山上, 先生为黄命名曰“君翁”, 并曾为黄亲刻石章一个, 上镌“君翁”二字。住接引殿时, 先生与黄合绘了一幅四尺山水中堂赠给该庙。该画前景是两株冷杉和梳妆台亭, 中景为接引殿前的弓背山及白云寺, 后景是青衣江、总岗山。全图气势雄伟, 笔力苍劲, 该庙僧人大喜。登上金顶观佛光后, 先生曾写诗一首赠金顶普光殿圣钦长老。诗曰:“观心解脱叹无方, 蹴踏层霄礼象王。撒手定知能接引, 到头应供得清凉。睹光欲溅三生石, 渡海初求一苇航。莫倚阎浮思故土, 人间弹指有沧桑。”又写《峨眉金顶合掌图》赠黄君璧。 笔者收集到一幅张大千先生的画作的图片 (笔者取名《峨眉金顶佛光图》, 是否就是上文提到的张大千赠给黄君璧的《峨眉金顶合掌图》, 尚待进一步考证) 。这幅画作上有一段跋文: 二十八年岁己卯六月十一日, 日午, 佛光现。君璧道兄登金顶, 欢喜赞叹, 合掌诵佛号。予以□□之累留卧云庵, 无缘追随, 为写此图以志□怍。大千弟爰。 因是一张很小的图片, 上面有数字不能辨识。不过, 这段跋文很是说明问题了。张大千此次游峨眉山的时间是:民国28年 (1939年) 6月11日, 同行者黄君璧;这天中午, 峨眉山金顶上出现了佛光。这证明了《张大千年谱》所载的张大千第一次游览峨眉山的时间是准确的。据《张大千年谱》记载, 1938年4月、5月, 张大千先生正计划逃出日寇控制的北平, 前往上海, 与夫人杨宛君、儿子心亮、心智会合;终经香港回四川, 直到10月才抵达重庆。因此, 张大千在1938年4月、5月间, 根本没有时间与闲情游览峨眉山。 据《张大千年谱》记载, 张大千先生曾经数次游览峨眉山。他于1939年6月首次和黄君璧一起游览峨眉山后, 深深为峨眉山秀美风光所吸引, 又先后于1944年9月、1945年4月、1946年8月、1948年8月游览峨眉山。他在《对女张心瑞、婿萧建初的谈话》中曾说:“画山住在半山好, 上下往返方便, 既可俯览, 又可上望。接引殿观日出不亚于泰山, 金光万道, 瑰丽耀眼, 变化奇绝, 大海巨浪不能及。”在《题赞峨眉鸟瞰》中讲到:“登峨眉绝顶, 下视嘉州, 青衣岷江, 浅水缭绕, 其下如栏槛间物, 垂手可掬。丝风舞啸, 衣裙飞动, 便欲遐举, 真胜游也。”他还作《游赞峨眉山》诗云:“千重雪岭栖灵鹫, 一片银涛护宝航。五岳归来恣坐卧, 忽惊神秀在西方!” 峨眉山给予了张大千极其丰富的创作灵感。他在去台和侨居巴西期间, 还创作了多幅以峨眉山为题材的画作, 如1953年作《峨眉山水图》赠送波士顿美术博物馆;1955年在日本东京作《峨眉云霭图》;1960年在巴西“八德园”作《峨眉三顶》;1981年在台北“摩耶精舍”作《峨眉奇峰图》, 题诗云:“峨眉山仞插高天, 五岳无因与并肩。削壁云峦看已遍, 奇峰朵朵出青莲。” 宽明法师文中介绍, 张大千先生在峨眉山接引殿先后创作了描绘峨眉山的国画与书法数十幅, 可惜的是接引殿在1953年毁于一场大火。目前, 峨眉山仅留存张大千先生作于1946年的三幅画作, 竟没有一幅是描绘峨眉山水风光的, 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