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神父形象探析电影《一九四二》的美学突破
近年来,中国电影有转向灾难书写的趋势,从《南京!南京!》《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等“南京大屠杀”题材,到《唐山大地震》《大太阳》等大地震题材,灾难片成为选题热点。以冯小刚为例,有“贺岁片之父”美誉的冯小刚,以《甲方乙方》《大腕》《手机》《非诚勿扰》等轻松幽默的喜剧,赢得了票房和口碑。此后,冯小刚开始新的探索,从古装巨制的《夜宴》开始涉足大制作,拍摄《集结号》首次接触战争题材。2010年,冯小刚又将视角转向灾难书写,以《唐山大地震》赢得了票房和观众的眼泪。2012年11月29日
在近期的灾难题材影片中,出现了一些神父形象。早一些的有《金陵十三钗》中的假神父约翰以及英格曼神父的养子陈乔治,更为典型的是《一九四二》中的梅甘神父以及他所收养的中国孤儿安西满。神父形象本源于西方文学,在西方文学的人物长廊中有一系列经典的神父形象。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克洛德·孚洛罗,霍桑《红字》所塑造的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中的神父拉尔夫,等等。在西方基督教的背景下,神父作为神与人的中介,具有复杂的矛盾性。但归根究底,其原型可追溯到《圣经》中的“原罪”情结,“正是这情结使不同的神父形象充满了灵与肉、神性与人性、理性与原初本能激情的冲突和斗争”①。
这些出现在中国影片中的神父不再等同于西方文学中的神父形象,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由内在的灵魂矛盾转变为外在的符号功能。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影片中的存在既与《圣经》相关,又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使之在宗教与灾难、现实与艺术、商业利润与全球化背景的包围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张力。但这一类角色并未引起关注,笔者在此试图将神父形象与灾难书写联系起来,探析影片《一九四二》在美学层面的突破。
一、神父形象的现实维度
梅甘神父是虚构的人物,而且仅有几个镜头,确切地说,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但是导演非但没有取消其角色,反而邀请奥斯卡影帝蒂姆·罗宾斯饰演,不得不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小角色。由此,笔者对其存在的意义进行探析。电影《一九四二》是以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为背景。从确切的时空定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1942年的中国,神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神父,因其到中国来是为宣传基督教义,也被称为传教士。从明后期开始,陆陆续续有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利玛窦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在民国时期,传教士这个群体的力量仍然不可小觑。当时,有很多传教士久居中国,培养本土的神职人员,和他们一起向中国人传教。为了更好地传教,他们开始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熟悉中国风土人情,而且因其旁观者的身份,对中国社会有着更为清醒和深刻的把握。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梅甘神父即是当时在中国传教的天主教神父的一个缩影。梅甘神父是虚构的人物,是意大利天主教的牧师,他旅居中国河南三十年并收养了一名中国孤儿安西满。
在二战的大背景之下,在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作为旁观者目睹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灾难。在这些重大灾难被重新提及之时,正如张慧瑜所说:“西方传教士的论述成为印证南京大屠杀存在的重要证词,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讲述也多采用西方人的视角,在这些叙述中,中国人是沉默的,不可言说的。”②当然不只适用于南京大屠杀,对于任何控诉,“第三方”的言说都更客观可信而且具有说服力。这是神父形象呈现于灾难影片的现实意义。
二、神父形象的符号意义
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梅甘神父在电影《一九四二》中存在的符号学意义更为突出。
电影《一九四二》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改编的,然而小说是在真实的背景下虚构的人物故事。在符号学上,“故事的实体与现实世界的实体相像,就可以把它叫做真实世界的一个(复合的)图形符号。但是作为一个复合的符号,它是由许多更小的图形符号构成的:单个的想象出来的人、物、地点等。这些可以视为一个代码的组成单位,可用来构成一个复合的符号,即影片的故事。这样一个代码是一个模拟性代码,因为它的作用只是再现那个世界。然而,这次再现不仅是明指一个具体的世界,而且还隐指与第一个世界这样或那样联系着的第二个世界。”③梅甘神父作为虚构的人物,正如上文所说,他是民国时期在中国特别是在河南传教的天主教神父的一个缩影。可见,他即为一个图形符号。
影片中,梅甘神父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镜头中,都是一样的妆容:花白的头发,黑色的天主教道袍,胸前挂着十字架,慈祥的神情……几乎没有变化,也没有别于其他神父的个性特征,他是那个年代神父群体中普通的一员。但是与其说他是一位普通的神父,不如说他是一个“模拟性代码”,通过蒂姆·罗宾斯的表演将神父形象典型化,也许他并不能代表那个年代的所有在中国的神父,但是我们能够理解这个符号性的代码。梅甘神父作为一种象征,使我们看见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存在,而是一个在中国的神父群体的存在。或者说,在观影过后,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哀而不伤”:国产灾难片的人文性格.doc
- “虚假反思”与“团结发展”:东西方灾难片主题及其话语的比较研究.doc
- “灾难片”类型下的“中国故事”.doc
- “灾难片”引发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pdf
- 《2012》_又一场“幸灾乐祸”的视觉盛宴——兼谈好莱坞灾难片成功的三大因素.pdf
- 《极限逃生》__新型灾难动作片_的得失.pdf
- 《日本沉没》_日本灾难片中的忧患意识.pdf
- 《时间不会停止》_日本灾难片日常叙事.pdf
- 《唐山大地震》的反灾难类型片书写.pdf
- 《中国机长》_新主流电影话语下的灾难片演绎.pdf
- 从灾难片《日本沉没》看日本人的民族性.pdf
- 从灾难片谈新世纪“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以《后天》和《2012》为例.pdf
- 厝火积薪的当代生存想象——病毒题材灾难片叙事美学解读.doc
- 当爱情与死亡握手——试从战争片、灾难片中体验生命的爱情和死亡状态.pdf
- 当代灾难片的声音美学创作论析.doc
-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的《中国机长》:灾难片的本土化与“新主流”的新拓展.doc
-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中国登山灾难片的类型化路径——以《攀登者》《冰峰暴》为例.doc
-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中国登山灾难片的类型化路径——以《攀登者》《冰峰暴》为例.pdf
- 东西方灾难影片的对比——基于《日本沉没》《唐山大地震》《2012》等影片的讨论.pdf
- 风云变幻话台风——从我国首部灾难片《超强台风》谈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