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docxVIP

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马斯哈代的艺术特色白色和红色苔丝的象征色 作为一位在19世纪和20世纪经历过的文学巨人,罗伯特赫尔(撰写了赫尔的一生)创作了15部小说,包括近1000首诗歌和历史史诗《列王》。在其小说创作中,他不仅以制造戏剧性情节而蜚声文坛,而且还是一位“着色”大师。他善于用不同色彩描绘自然,刻画人物并使之与故事情节有机结合,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在《还乡》、《远离尘嚣》等多部“威塞克斯”小说中均有体现。本文拟就《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称《苔丝》)中如何运用色彩刻画女主人公形象作一探讨。 一 对光和色的关注和《苔丝》的相互关系 哈代对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六百多年的绘画艺术有着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这不仅是一个苦苦奋斗的作家对文化的追求、对自我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这一知识和理解使哈代拥有了一双为许多评论家所称道的画家的眼睛。哈代是公认的描绘大自然画卷的高手。他描写景物时如画家作画,令人感到有一种欣赏绘画艺术的享受。他的第二部小说《绿荫下》的副标题就是“荷兰派的写生画”。 哈代生来就对光和色所产生的奇迹异常敏感和热爱。他曾回忆说,孩提时,他常坐在家中的楼梯上,等待落日的余辉把楼梯间墙上的褐红色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加深。对光和色的观察和描绘成了哈代毕生的追求。 说到哈代对色彩的兴趣,不能不提到英国画家特纳(Turner,1775-1851)。特纳是哈代最喜爱的画家,对他的影响也最为深刻。哈代从29岁开始就一直研究特纳。其小说《一双蓝眼睛》第一次提到了特纳的名字,1874年在其早期最著名的作品《远离尘嚣》中,哈代又一次提到了特纳。“特纳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风景画是人与自然的史诗。” 哈代也曾说,特纳的水彩画是“一片风景加一个人的灵魂”。而这也正是哈代小说最真实的写照。 1887年,哈代偕妻子爱玛访问了特纳曾四次造访的意大利。威尼斯丰富的色彩,热那亚明丽的阳光在特纳的画幅里得到了别具一格的体现。同样,这次意大利之行对哈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把旅行中对光和色的研究在他创作于1891年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苔丝》中深刻而细致地反映了出来。《苔丝》至少体现了哈代的两个创作主旨:其一,无论是景物描绘,还是角色刻画,都是“一片风景加一个人的灵魂”紧紧围绕着苔丝;其二,哈代认为小说只是一个印象,而非一场辩论,《苔丝》恰是通过一系列意象实现了这个主旨——清晰鲜明,如在一块不毛之地留下的印迹。而这些意象则主要是由两种颜色来表现的,即红色和白色。作为一个毕生都在尝试着如何用文字更好地表达光和色效果的作家,哈代在《苔丝》中用纯洁的白色和血腥的红色展现了女主人公悲剧的一生。可以说,白色和红色贯穿了苔丝短暂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时刻。 二 从中国国情看红房子的贫困 《苔丝》讲述的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故事。苔丝,一个屡遭不幸的贫家女,外出工作时,受到富家子弟阿历克的百般引诱,终于被玷污,有了身孕。婴孩夭亡后,她又一次离家充当挤奶女工。在此期间,她遇到了出身牧师家庭的安琪儿,两人相爱了。新婚之夜,苔丝向安琪儿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本以为可以获得理解和同情,却被自私的安琪儿抛弃。安琪儿的出走迫使苔丝再次出去找工作,结果又遇上了阿历克。在对方苦苦哀求而安琪儿又杳无音信的情况下,两人同居了。然而,安琪儿却从异地返乡,并对自己曾忍心出走表示忏悔。因为苔丝仍真诚地爱着安琪儿,她感到自己的一切不幸皆由阿历克引起。一怒之下,杀死了阿历克,自己也被判处死刑。一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就这样被毁灭了。 苔丝第一次出场是在五月节的乡村舞会上,在一群身着白色长袍的妇女中,她特别地引人注目——“她在头发上系了一束红色的带子,在整个白袍队伍中她是唯一有这样鲜明的装饰的人。”1在一片纯白的背景之上,红色是如此地醒目,无辜的红带子成了一个征兆,预示着苔丝悲剧的命运。也就在这一天,她与男主人公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一个十全十美的整体的两半并没有在恰到好处的时刻相遇,……而从这种糊里糊涂的蹉跎之中便生出了种种焦虑、失望、恐惧、灾祸和种种离奇的悲欢离合。” 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虚荣愚昧且好酒贪杯的小贩。多嘴的牧师带来了所谓贵族家庭历史的消息,苔丝父亲一高兴,多喝了几杯,不能按时到卡斯特桥送货。苔丝只好带了弟弟一起赶马车,没想到“王子”马给弄死了,闯下大祸:“……邮车的尖头车辕像剑一样插进了不幸的王子的胸膛,它的生命的血流正从伤口像泉水一样喷出,咝咝地射在地上。……王子撑持着,站着不动,然后便颓然倒地,瘫成了一堆。” 这时,“天空泛出灰白,……篱路露出了白色,苔丝的脸也是白色的,甚至更白。她面前的一大滩血已经泛出凝固时的色彩。” 王子马的死,意味着全家断了生计,苔丝不得不再去阿历克家,悲剧的序幕从此拉开。更具象征意味的是,一个熟睡中的女孩在漆黑的路上,突然被惊醒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