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洲社区血吸虫病监测报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家洲社区血吸虫病监测报告 为了了解望城县疫情的动态,制定防治策略,根据国家疾病监测计划的要求,2005年以来,湖南省望城县铜官市洪家洲社区的国家采血监测点(以下简称监测点)进行了疫情监测。2005年至2007年的监测结果如下所述。 1 内容和方法 1.1 钉螺的感染试验 每年4~5月对监测点垸外易感地带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 查获的钉螺采用压碎镜检法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 计算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 1.2 病原学和个案调查 每年10~11月对监测点内6岁的常住居民采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 进行筛查, 阳性者 (IHA≥1∶10) 再采用Kato-Katz法 (1粪3检) 进行病原学检查, 要求受检率90%。并按此法对监测点内的外来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对每年发生的急性血吸虫病人和现存的晚期血吸虫病人进行个案调查, 对疑似晚期血吸虫病重点对象进行检查。同时对敞放在有螺地带的牛、羊、猪、马等家畜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 (1粪1检) 进行检查, 每种家畜各检查60头 (只、匹) , 不足者全部检查。 1.3 预防和处理 包括药物灭螺、灭蚴、人群化疗、改水改厕以及健康教育等。 1.4 数据筛选和分析 每年11月底, 按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统一的数据库格式, 用Excel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小社区居民户籍现状 洪家洲为湘江流域的一个江心洲, 海拔32.8 m, 最高水位36.4 m, 最低水位29 m以下, 全社区现有户籍总人口817人。居民以种菜、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 无敞放家畜。全洲总面积约199.8 hm2, 植被以杂草为主, 间夹树林, 1998年新发现有螺面积79.92 hm2, 历年累计血吸虫病人350人。 2.2 活螺框出现率 2005~2007年间, 活螺平均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均以2005年为最高, 分别为2.95只/0.1 m2、32.19%;2007年最低, 分别为0.001 9只/0.1 m2、0.93%, 2007年与2005年相比, 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了97.11%、99.94%, 活螺框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51.75,P0.01) 。连续3年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无新增有螺面积 (表1) 。 2.3 患者血检阳性率、居民感染率 2005~2007年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3.49%、4.71%、1.99%, 居民感染率分别为1.72%、1.24%、0.25%, 2007年与2005年相比, 血检阳性率、居民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5.25%、85.47%, 血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7.43,P0.01) (表2) 。 连续3年均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 未查出新增晚期血吸虫病人, 2005年有晚期血吸虫病人12例, 2006年已治愈3例, 2007年现存9例, 均为男性病例。该洲牲畜全部实行圈养。 2.4 民顿服氯硝柳胺药袋灭 每年10月中旬对有螺区域采用氯硝柳胺喷洒灭螺, 3年累计灭螺面积239.76 hm2。在易感地带水域投放氯硝柳胺缓释球和氯硝柳胺药袋灭蚴, 3年累计灭蚴面积217.18 hm2。每年7、8月对中小学生和水上作业的渔船民顿服化疗, 共计42人;10~11月对询检和血检阳性的居民扩大化疗, 累计867人。2005年已改造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188户, 建沼气池21户。在居民中发放宣传材料等开展健康教育。 3 控制传播感染 监测结果表明, 监测点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居民感染率由2005年的13.49%、1.72%下降至2007年的1.99%、0.25%, 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① 采取询检法结合查病结果, 加大化疗、治疗力度, 有效控制了传染源, 遏制疫情传播。② 多种药物灭螺、灭蚴等措施降低水体感染力。③ 改造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沼气池减少了粪便污染水源, 切断了传播途径, 全洲实行集中供应自来水, 减少了接触疫水的概率。④ 可能受长江三峡蓄水的影响, 湘江在洪水季节水位较往年偏低且淹没洲滩时间短, 水位相对稳定, 环境改变给钉螺孳生带来影响, 同时水产资源较往年相对减少, 捕鱼、捞虾人员随之减少, 接触疫水高危人群明显减少。 监测表明螺情明显下降, 可能与药物灭螺和三峡大坝建成后自然环境及湘江水位改变等有关。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