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类非自然死亡疾病,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消渴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证治情况总结如下。 1 有“则气阴两虚”之病 传统认为消渴病因多为禀赋不足、饮食失常、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基本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且常常相互影响。 目前,各医家对消渴病发病原因的看法一致,认为主要有过食肥甘、五志过急、房室不节、热病火燥及先天禀赋不足等方面。病机方面,由于各医家切入点不同,观点各异。其中气阴两虚学说目前最具代表性,该学说指出消渴病发病机制为燥热伤阴,阴损气耗,致气阴两虚,实为脾气虚和肾阴虚之综合。另有,瘀血论者认为血气瘀阻,瘀久化热,使阴血燥热,耗伤气阴,且血瘀气滞可影响津液的输布和吸收,致使机体气阴两虚、津液不足,发为消渴;肝郁肝火论者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失调畅,气机紊乱,致使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气机进行正常代谢,化火伤阴,发为消渴;痰湿论者认为消渴病容易产生痰湿,而痰湿黏腻浊滞,缠绵难解,极易阻遏气机,影响脏腑功能,可进一步阻碍津液输布,加重津亏气虚,燥热、瘀血,形成恶性循环,以致并发症迭出不穷;湿热致消论者认为今人恣啖肥甘,醇酒厚味,食滞生湿生热,致使湿热内蕴,交互积结不化,脾胃受困,中焦之气戕伐,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水谷之气具温养之性,有余必生热生火,灼伤脾胃之阴津,而发为消渴。此外,还有阳虚致消,气虚致消,毒邪致消等论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对糖尿病的病机用“阴虚燥热”一言以蔽之过于简单。糖尿病的病机需以整体观念动态把握,即早期多见阴虚燥热,中期漫长而多见气阴两虚,至晚期并发症凸现且失代偿而出现阴阳两虚,同时由于脏腑代谢紊乱,气血津液输布、运化失常,由此而生的痰湿、瘀血、湿热等病理产物常相因为患,胶结留滞,变症百出。 2 辨证治疗 2.1 中消热盛以治热津伤 传统分为上、中、下三消证型,上消(肺热津伤),治以消渴方;中消(胃热炽盛),治以玉女煎;下消(肾阴亏损及阴阳两虚),治以六味地黄丸及金匮肾气丸。 2.2 中医证型构成比分析 文献通过分析1994年至2002年70余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报道,发现中医对糖尿病的分型近30余种,其中前3种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和阴阳两虚型;对文献治疗糖尿病主要证型所用中药统计发现,生地黄、山药、黄芪等补气滋阴的药物占统计药物次数的70%。文献系统整理了2003-2007年北京东直门医院1 565名糖尿病住院患者资料,发现气阴两虚型在中医证型的构成比为48.95%,排名第一。王永峰等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汤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尤其适宜于病程较长、并发症多及服西药时间长而效果欠佳者。 2.3 脏腑疾病的发病机制 2.3.1 肝功能失调,嘴唇耗伤 文献指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肝关系紧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津液布散失常,气郁化火则上灼肺津、中劫胃液、下耗肾水而三消具现,还会损血和挟痰,从而使人体气血津液输布失调,发生消渴。有关肝的研究表明,肝的功能失调,可以导致机体的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紊乱。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就是从疏泄的失调(胰岛功能紊乱)到阴血的耗伤(胰岛分泌不足),肝失疏泄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而情志失调则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从肝治疗糖尿病,就是通过疏肝、调肝、清肝以使人体气机畅达,脾升胃降,肾藏肺降,升降有序,气血津液输布正常,则病证自消。代表方如逍遥散、滋水清肝饮。用酸味药取酸甘化阴生津法也是从肝论治的一个方面,用药如山萸肉、五味子、乌梅等。文献总结了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清肝疏泄5种从肝论治的方法。 2.3.2 糖尿病合并肾病 郭氏等指出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需肾阳的温煦;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主封藏,靠水谷精微的补充与化生,先后天相互资生,息息相关。脾肾亏虚则代谢失常,转输不利。糖为人体水谷之精微,属于阴精,得阳气则化,故脾肾阳气不足,阴精不化,留滞血中。脾气下脱,精微不固,肾虚开阖失司,膀胱气化无力,水液由肾直趋膀胱,精微物质随之而泄。焦卫东认为糖尿病并发肾病时,其病机为消渴日久,脾肾亏虚,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肾虚则则命门火衰,开阖失司,水湿内停,水溢肌肤发为水肿。王自润指出肾虚是消渴病产生的关键因素,补肾中药具有改善胰岛功能、降低空腹血糖、防止肾功能损害等作用。 2.3.3 治“体现清心安神” 张庚良认为心火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心火一旦产生,既可消灼阴血,又可刑金,肺热津伤,或影响及胃,胃火伤津,阴津不足,而致口渴多饮等症。实火者治宜清心泻火、止渴除烦;虚火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