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生活语文课:端午粽(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蒋艳).doc

特殊教育:生活语文课:端午粽(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蒋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生活语文观摩课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9年6月4日第5节 班级 启智九(3)班 课题 端午粽 课型 新授 教师 蒋艳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端午粽》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的内容,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热爱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课根据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重新删减、重组,本课是第三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了课文的生字和词语,初读了课文,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加深对端午节的时间、吃粽子习俗的了解,了解制作粽子的原料,从粽子的色、香、味引导学生感知粽子,了解不同种类的粽子,最后到对端午的纪念意义的认识。 教学对象 分析 本班共有10名同学,3名自闭症,6名智障,1名脑瘫,将学生分为2个层次: A层学生有珈叶、孝鹏、慧珍、宇峰、果圆、嘉伟 中度智力障碍:珈叶、慧珍、果圆,三位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较高,语言表达、认知、理解能力都较好,基本能够掌握课前的生字词,基本能完整读出课文。 脑瘫:孝鹏,语言能力较强,生字词掌握的比较扎实,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自闭症:宇峰、嘉伟,生字词的认读能力较强,能够准确朗读课文,但是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差,课文理解能力较弱; B层的学生有翠怡、洋旭、林、晋熒 重度智力障碍:翠怡、林、晋熒,翠怡和晋熒认知、理解能力较差,能够跟随老师进行复述,发音清晰度不够,林对直观形象的事物认识能力较强。三位同学均不识字。 自闭症:洋旭,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不识字,语言表达清晰,但只能机械性重复老师的语言,能够理解部分直观形象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层: 能够熟读课文; 了解端午节的时间和吃粽子的习俗,从色香味感知粽子,认识不同种类的粽子,了解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B层: 1、能够跟随老师读课文; 2、能够在老师指导下指认粽子,了解制作粽子的材料和不同种类的粽子。 过程目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通过不同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准确地朗读,能够加深对端午节的认识。 情感目标: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A层:熟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时间和吃粽子的习俗,从色香味感知粽子,认识不同种类的粽子,了解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BB层:能跟随老师读课文,并在老师指导下指认粽子,了解制作粽子的材料和不同种类的粽子。 教学难点 A、从色香味感知粽子,了解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B、跟随老师读课文。 教学 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 教具学 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粽子实物、图卡 教学过程(第3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激趣导入 观看《节日》儿歌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这些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吃什么呢? 这周五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 端午节人们会吃什么呢?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口味的粽子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端午粽》。(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 通过视频与谈话开篇,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并从学生熟悉的节日出发,并从节日的吃的习俗出发,循循善诱,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端午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知识新授 (一)读课文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开火车读 (二)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思考: 端午节的时间? 人们喜欢吃什么? 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准备粽子,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制作粽子的原料及颜色,并闻一闻、尝一尝粽子的味道。 制作粽子的材料:竹叶、糯米、蛋黄 粽子的色:青青的、白白的、黄黄的 粽子的香:清香 粽子的味:又黏又香 结合学生的课前预习,以投屏软件展示学生学习成果,鼓励学生表达,拓宽学生的认识面。 粽子的种类 蛋黄粽、鲜肉粽、红枣粽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粽子?(以投屏软件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 端午节的纪念意义 观看小视频《屈原的故事》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从屈原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读课文 带着问题学习 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粽子 多媒体课件 粽子的实物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也进一步贯彻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读的能力培养。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加深对粽子的色、香、味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整个教学从实物到直观形象的图片,再到对文字的理解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重视对学生的课前预习,通过课前小调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表达。 利用小视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端午节的意义。 三、拓展延伸 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