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的时代与佛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哥窟的时代与佛教 我记得在大学里,我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了关于吴哥洞的介绍。那些古老的庙宇和虬劲的根枝衬托着橘黄衣衫的僧人在夕阳下的沉思, 让观者不知身处哪个时代。那种寂静的氛围, 悠远而浑厚的历史带给人的只有无语忧然的感动以及对历史深刻的敬意。于是心中便存下一种渴望, 要去看看。吴哥窟由于它庞大的建筑群, 精巧的雕刻以及隐在亚热带丛林中数个世纪的古老而成为世界的一大奇迹。2007年的夏季终于有了机会约几位好友一起去柬埔寨旅行, 多年的梦想也终于可以实现。本来以为这次一定只是深刻体会佛教烟火的, 却不料在探访佛国的旅途中看到了伊斯兰风情。 在暹粒旅行期间, 我们住在了离清真寺仅一街之隔的旅馆里。清晨响亮的宣礼声让我不知身在何处, 也怪自己孤陋寡闻, 竟从没有考虑过会在柬埔寨发现伊斯兰文化的痕迹。于是, 找寻机会和当地穆斯林同胞做了一个短暂的探访和交流, 也对柬埔寨的伊斯兰教和当地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做了一个简单粗浅的了解。 柬埔寨有20多个民族, 其中高棉族是主体民族, 占总人口的80%, 高棉语为通用语言。93%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 占族人信奉伊斯兰教, 少数居民信奉天主教。据统计穆斯林人口约20余万 (1989) , 主要聚居在磅湛地区 (Kompong Cham) 和沿海一带, 其余散居全国各地。绝大多数为占族人, 其余为印尼爪哇籍穆斯林, 又被称为马来族。 现代柬埔寨的主要穆斯林族群占族和越南的占族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越南占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等与历史上曾在越南中部地区出现的占婆王国 (Cham Pan Empire) 有着密切的关系。现越南和老挝边境上的长山山脉将东南亚地区分成了两部分, 东北部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西南部 (包括占族居住的地区) 受印度文化的影响。从2世纪占婆王国建国时起, 占婆王国就受到了印度文明的影响, 在越南庆和省永昌县的一块古碑上发现了梵文, 这是印度文明影响的证明。早期占族信仰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经历了极盛的发展阶段, 一度成为占婆王国的国教, 占婆的古塔上还有婆罗门等神的雕象。 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 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1193年印度德里成为东方伊斯兰教的中心。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 阿拉伯、印度穆斯林商人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了马来人和爪哇人中, 马来半岛先后出现了两个伊斯兰教王朝, 随后又传播到了东南亚的其它地区。在越南中部广南沿海出土了一些陶片, 被认为是10世纪以前产于伊朗和西亚地区的。这反映了占婆与阿拉伯穆斯林商人的频繁而广泛的贸易往来关系。同时有学者认为, 据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笔记, 他在从印度到中国的途中, 曾在占婆南部靠岸停留并拜会了占婆的公主。占婆公主可以与他用土耳其语交谈, 熟练地书写阿拉伯文。一些研究者据此认为13到14世纪阶段, 伊斯兰教在占婆已经有了很大影响。到了17世纪中叶, 由于占婆王国的逐渐衰落、瓦解, 占族的正统宗教——婆罗门教逐渐衰弱, 大部分占族人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现在越南中部地区的占族一部分信仰婆罗门教, 另一部分信仰旧回教, 即婆尼教。宁顺和平顺地区的婆尼教, 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其仪式与母系家庭相适应, 与人生周期 (生育、婚姻、丧葬等) 、农业仪式有关, 而与当代世界伊斯兰教没有联系。 在占婆王国衰落、瓦解的过程中, 有些占族群体不断向南和西南方向迁徙, 定居在现在的越南南部、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由此, 我们得知柬埔寨的占族穆斯林主要来自于越南地区的占族。而居少数的爪哇籍穆斯林于17世纪移居柬埔寨沿海地区, 多操高棉语, 与马来籍穆斯林共同被称之为马来族穆斯林。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由于社会形势动荡不安, 原有的10余万穆斯林陆续迁往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法国、大洋洲等地。到1990年全国原有的100余座清真寺仅存20座, 穆斯林学校也仅存200余所, 且大都破烂不堪。柬埔寨穆斯林所处的环境和状况得到了伊斯兰世界的关注, 并在伊斯兰世界联盟的援助下修复了清真寺和穆斯林小学。 我所探访的伊斯兰社区——暹粒老市场伊斯兰社区是对上述描写十分典型的例子。虽然与非穆斯林社区仅一街之隔, 却有完全不同的风俗和特色。在穆斯林社区里来往的行人穿着打扮都如同马来西亚的穆斯林装束。妇女穿着长袍带着头巾, 男人则穿着东南亚特有的方格筒裙、长衫, 戴着或黑色或白色的船形帽。女孩子们几乎都戴头巾, 男孩子们有些穿阿拉伯长袍, 有些则穿巴基斯坦式长袍, 头戴白帽, 肩上还搭着典型的巴勒斯坦红方格围巾, 见面互道“色兰”。 我们有幸见到了当地唯一教授阿拉伯语的穆萨老师。经他介绍我们了解到这个社区的穆斯林都能够遵守伊斯兰教基本的功修, 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也都按照伊斯兰教的要求完成, 许多家庭中还有过到沙特麦加朝觐的哈吉。1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