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森林植被演替特征
青藏高原东北岸是中国第二大林区的中心。森林面积和木材产量仅次于中国东北部的林区。该地区的特点是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林带的垂直带谱分明。由于优越的气候和降水条件,这里的森林物种非常丰富,生物生长量也比较高。在过去几十年里,四川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以及其它部门在该地区做了多年的野外森林样地调查研究,在森林的种群结构、生物量、生态效应及森林经营上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深入地反映林地生长条件的相互作用与积累效应,即能比较真实地重现(仿真)现有林地的结构和演替历史。能够表现森林动态的数学工具主要有森林景观模型、群落模型、林窗模型、种群模型和生理模型等,而近年来发展最有前途的是以个体模拟为对象的林窗模型,它的特点是对称为林窗的斑块内的每个单木的新生、成长、死亡做出动态描述,并能够反映群落内的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等环境要素对树木生长的胁迫作用。林窗模型能够在普通森林调查资料的背景下对森林的演替做出比较逼真的模拟。贡嘎山是横断山系的主峰,该区域保存有非常原始的天然森林类型,并积累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这对探索森林系统的演替准备了很好的工作基础,研究贡嘎山天然林地演替可以从个体角度探索森林群落的演替机制,对于西南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和更新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
1 冰川作用下的下海平裂断带
以贡嘎山为代表的横断山地区森林类型特别丰富,海拔1400m以下为干旱河谷,现在森林所剩无几。1400~1800m为农林复合区域,年均气温12~15℃,年降水1000mm。主要树木为人工栽种的经济林木及薪炭林,多为速生青冈(Cyclobalanopsis)、香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eHook)、核桃(Juglansacerba lindl)、柿子(Diospyros kakiL. F.)等。1900~2300m为常绿阔叶林带,年均气温约10℃,年降水量1500mm,主要树种有苞懈柯(Lithocarpus cleist.)、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山楠(Phoebe chinensis)、巴山栎(Quercus engleriana)、野桂花(Osmanthus)等。2400~2800m为针阔叶混交林带,当地年均温度约6℃,年降雨量1700mm,主要树种有杜鹃(Rhododendron)、铁杉(Tsuga chinensis)、麦吊杉(Picea brachytyla)等。2800~3600m为暗针叶林带,年均气温为4℃,年降水量达到1940mm,主要树种是峨嵋冷杉(Abies fabri)、糙皮桦(Betula utilis)、花楸(Sorbus)等。并在林内分布有大量的杜鹃(Rhododendron)、沙棘(Hippophae rha.)、箭竹类(Sinarundianaria fangiana)灌丛。
贡嘎山东坡的林线在3700m高度,林线以上为高山灌丛,主要是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villosum),4000m以上是高山草甸。4500~4900m为稀疏植被流石滩,4900m以上的区域就是冰雪寒冻带,没有植物分布。
贡嘎山区是现代地貌作用非常强烈的地区,山谷冰川发育,崩塌滑坡与泥石流冲蚀和其它地表剥离现象在沟谷坡地上经常出现,在1100a前海螺沟有过3次较大规模的冰川推进,形成了现在的冰川侧积堤和堤后台地,800BP之后冰川基本上呈退缩状态。这里的泥石流规模也很强烈,最近一次大型泥石流爆发是在约70a前。在冰川和泥石流所到之处,森林可以完全被毁灭,而在它们没有波及的位置,森林又保存得很好,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下,冰川或泥石流可以反复侵入同一个地区,在这里就可以找到冰川退缩迹地或泥石流滩地开始的植被演替原型。即在一个范围内保存的从迹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物演替序列。
2 冬瓜杨树高优势、顶极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的演变
为了全面了解山地森林自然演替过程及物种聚落特征,在贡嘎山东坡3000m森林区,沿冰川和泥石流退缩方向设置了一系列调查样地,样地间隔大约在50m,面积在10×10~40×40m2。调查样地的植物种类、数量和优势木年龄,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并对其中的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和峨眉冷杉(Abies fabri)做了解析木分析,计算树木年龄和生长量。通过这种调查测量,基本上掌握了每一种样地距冰川或泥石流退缩后期开始的优势树种年龄,以及各年龄林地的生物量。
根据野外调查的结果,最先侵入冰川底积的先锋植物有高山柳(Salixspp),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小叶黄芪(Astragalus,Polycladus),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