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平原区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
北京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平原以北。现在是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641mm。但在第四纪,北京平原区的气候并不稳定,而是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冷暖变化(周昆叔等,1978,1984;周昆叔,1984;李长安,1994)。在冰期,北京平原区气候寒冷,曾经发育有暗针叶林(周昆叔,1984),甚至在山麓地区有冰川活动(吴锡浩,1977);在间冰期,气候则温暖湿润,与冰期气候截然不同。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北京平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而对中更新世的古气候研究相对较少,仅在部分钻孔的研究中有所涉及(李长安,1994;李华章,1995;姚轶峰等,2007)。
为了较好地获得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资料,在北京平原区实施了3个孔(图1),提取了完整的岩心,并进行了较高密度的孢粉样品采集。对3个孔孢粉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讨论,分析了北京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
1 孔深及构造位置
3个孔分别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前渠河村(GZK1)、昌平区马池口(CHZK1)和大兴区第二自来水厂南(DZK1)(图1,表1)。
GZK1孔的岩性(图2)主要为一套黄灰色、灰色的黏土层和粉沙层,局部夹有黄灰色的砾石层、细沙层或粗沙层,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较小,一般为0.5~1?cm,黏土层与粉沙层经常构成互层。GZK1孔的沉积物粒度较细,颜色偏浅,应以河漫滩相沉积为主,局部可能为湖沼相沉积。
CHZK1孔的岩性(图2)可划分为两段:下段(孔深53.35~98.20?m)以灰黄色、黄色细沙层、中粗沙层和沙砾层为主,夹有灰黄色黏土层;上段(孔深0~53.35?m)主要为灰黄色、青灰色黏土层、粉砂质黏土层,夹细、粗沙层。
DZK1孔的岩性(图2)也可划分为两段:下段(孔深22.68~78.90?m)为棕黄色、灰黄色砾石层、沙层,夹少量黏土层,其中底部地层的颜色偏红;上段(孔深1.5~22.68?m)为灰黄色、黄色黏土层、粉砂质黏土层,夹黄色细沙层、含砾粗沙层。
从岩性特征来看,GZK1孔的岩石粒径较细,而CHZK1孔和DZK1孔的岩石粒径相对较粗,这可能与3个孔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GZK1孔位于顺义坳陷,一直是北京平原区第四纪主要的沉积中心,故该孔的沉积物厚度大,粒径较细;CHZK1孔虽然位于马池口—沙河坳陷,但受到南口—孙河断裂活动的影响,又接近平原区的边缘,所以该孔的沉积物厚度虽然大,但粒径较粗;DZK1孔位于大兴隆起,受永定河变迁的影响造成沉积物粒径偏粗。由于3个孔的沉积物均具有比较明显的二元结构,因此以冲积相沉积为主,夹有洪积相和湖相沉积。
对3个孔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年代学研究,采用的测年方法包括14C法、光释光法、ESR(电子自旋共振)法和古地磁测试法等(图2)。对GZK1孔样品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孔深195?m处为松山反极性时与布容正极性时的分界,孔深41.25~49.50?m对应布莱克事件(Blake)。因此,该钻孔中更新统与下更新统的分界应在孔深195?m处,上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的界线应位于孔深58.70?m处。根据其他的测年数据,GZK1孔全新统与上更新统的分界为孔深5?m处。CHZK1孔样品的光释光法和ESR法测年表明,上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的分界位于孔深54?m处,全新统与上更新统的分界为孔深8?m处。DZK1孔上更新统的底界位于孔深76?m处,全新统的底界位于孔深7?m处。所以,3个孔钻遇的沉积物主要为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
2 取样间距及样品量
在野外对钻孔岩心进行岩性描述的同时采集了孢粉样品,取样间距为1?m,个别的沙砾层中取样间距略大。单个样品重约500 g。实验室内对样品依次采用盐酸、氢氟酸处理,重液浮选和筛选富集,然后进行镜下鉴定。
2.1 不同种类植物花粉的变化
该孔共采集了232个样品。经室内分析和鉴定,除少数样品孢粉数量较少外,大部分样品均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孢粉,且孢粉数量都超过了100粒。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可将该钻孔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图3)。
Ⅰ带Pinus-Betula-Alnus-Artemisia-Chenopodiaceae孢粉组合带
位于孔深177.44~196.43?m,时代上属于中更新世早期。本孢粉组合带乔木植物花粉含量丰富,平均为68.5%,以松属(Pinus)(40.9%)、桦属(Betula)(9.7%)和桤木属(Alnus)(4.7%)花粉为主,喜冷的冷杉(Abies)花粉也占有一定的含量(2.5%)。灌木及草本植物花粉平均含量为24.7%,主要包括藜科(Chenopodiaceae)(9.1%)、蒿属(Artemisia)(4.5%)、莎草科(Cyperaceae)(3.3%)及禾本科(Gramineae)(1.2%)花粉等。蕨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相控阵培训教材(第四版).pptx VIP
- 海上风电场施工与运维通航安全管理技术要求.pdf
- 医院眼科医生沟通技巧全解.pptx VIP
- 配制茉莉香精的原料香精香料应用技术.pptx VIP
- 2025教育随笔:读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有感.docx
- 电气专业图集-96D702-2常用灯具安装.pdf VIP
- 新媒体营销:APP营销PPT教学课件.pptx
- 2025《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试题和答案解析-江苏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7].docx VIP
- 雨虹丙烯酸喷涂施工方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