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西医:耳疮的诊疗
耳疮是因外感风热之邪,引动肝胆郁热,热毒熏蒸耳窍,或血燥生风所致,以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或粗糙、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耳病。有急慢性之分,多见于夏季和气候湿热地域。
本病相当于西医弥漫性外耳道炎。
耳疮之名出自明.薛己《外科枢要》卷2:“耳疮属手少阳三焦经,或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燥火风热,或肾经虚火等因。若发热焮痛,属少阳厥阴风热,用柴胡栀子散。若耳内痒痛,属前二经血虚,用当归川芎散。若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若内热口干,属肾经虚火,用加味地黄丸,如不应,用加减八味丸。余当随症治之。”在此之前,隋代巢氏《诸病源候论》卷29称为“耳生疮”,并论述其病因病机谓:“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耳门》认为其病机与心气上逆有关:“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致耳痛、耳痒、耳内生疮。”
[病因病理]
1.风热犯耳:因耳道不洁,邪毒侵袭,内应肝胆之经,外结耳道肌肤,气血壅滞,致生疮肿。
2.肝胆湿热熏耳:素有肝胆郁热,复因外感邪毒袭耳,内外湿热之邪循经上蒸,或风热之邪不解,化热传里,兼夹湿邪蒸灼耳道,气血壅滞所致。
3.血燥耳窍失养:急性耳疮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湿热之邪内耗阴血,外郁肌肤,血燥生风为患。
西医认为本病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其发病诱因可能与水湿浸耳、耳道皮脂减少、外伤、耵聍缺乏、变态反应、药物刺激及全身性慢性疾病等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
㈠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1.病史:发病前多有脓耳、游泳、沐浴污水入耳病史。
2.症状:耳内疼痛或轻或重,讲话、咀嚼、张口或牵拉耳郭、按压耳屏时耳痛加重;或伴耳内作痒。
3.检查: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有少许粘脓性分泌物,病变可延及外耳道口,外耳道因肿胀而变狭窄;亦可延及鼓膜而见鼓膜充血。可伴耳前后皮肤红肿或淋巴结肿痛。
㈡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1.病史:病程较长,在3个月以上,症状时轻时重。
2.症状:耳内发痒不适,常有少许分泌物溢出。
3.检查: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轻度糜烂、结痂;病变可波及外耳道口;若波及耳膜可伴耳鸣、听力减退、光锥消失,耳膜标志不清,混浊增厚。
[辨证论治]
1.风热犯耳证
主证:新病外耳道皮肤潮红肿胀,疼痛。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弦数。
治法:祛风散热,消肿止痛。
方药:柴胡清肝汤[234]加减。
备选方:翘荷汤加减[331]。
2.肝胆湿热熏耳证
主证:耳痛重,甚则牵引头脑,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甚则延及耳道口红肿,耳周臖核肿痛。伴口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质红胖,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利肝胆,燥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77]加减。
加减:耳痛重者,加乳香、没药、皂角刺以活血消肿止痛;红肿甚者,加银花、蒲公英之类清热解毒;大便秘结加大黄泻火通便。
备选方:肝火盛者,栀子清肝汤[196]加减。
3.血燥耳窍失养证
主证:病程较长,耳内痒痛,或有耳鸣、听力减退,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轻度糜烂、结痂,外耳道狭窄。伴口咽干燥,虚烦少寐,舌质红干,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肝养血,祛风止痒。
方药:清肝汤[290]加减。
加减:加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祛风止痒;便秘加何首乌、火麻仁之类润肠通便。
[西药治疗]
1、酌情口服抗生素或磺胺药。
2、耳痛重者给予镇静、止痛剂。
[外治]
1、清洁外耳道:用双氧水或淡白醋清洁或擦净耳道分泌物和脱屑,再滴抗生素滴耳液(如复方新霉素、泰利必妥、多粘菌素等),或施以其他局部治疗。
2、吹耳:耳道潮湿者,用氯冰散[333]或青黛散[165]吹耳,每日1~2次。
3、药膏外敷:耳道肌肤粗糙者,用黄连膏[271]外涂患处,每日1次。
[针灸治疗]
1.放血法:急性耳疮,刺同侧耳垂出血10滴,每日1次;或刺少商、商阳出血,每日1次。
2.体针法:风热犯耳证取听会、耳门、翳风、外关、合谷,泻法;肝胆湿热熏耳证取听会、率谷、翳风(患侧)、阳陵泉、行间(双侧),泻法;血燥耳窍失养证取足三里、血海、太溪、翳风,补法,每日1次。
3.耳针法:神门、屏间、肝、心、肺,针刺,每日1次。或用王不留行贴压,3天1次。
[预防护理]
1.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
2.勿用脏物挖耳,勿自行挖耳。
3.反复发作或慢性者,宜注意增强体质,改善营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插图精美插图极品.ppt VIP
- 《课程与教学论》.pdf VIP
- 2025杭州市临安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糊盒检验标准.doc VIP
- 专题21.5 二次函数的应用【九大题型】(举一反三)(沪科版)(解析版).pdf VIP
- 3月份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pdf VIP
- 数据结构(第5版)(C语言版)邓文华习题、实验答案及实验原程序.doc VIP
- 有关教师轮岗实习心得5篇.docx VIP
- 2026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招聘5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华为ICT大赛中国区(实践赛)-云赛道往年考试真题(附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