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腰扭单穴的合理归经分析
急性腰痛通常被称为“腰痛和气”。它包括肌肉、筋膜、韧带、关节间隙关节和腰部仙女关节的急性损伤,以及由于过度牵引和旋转造成的急性损伤。《金匮翼》记载“盖腰者, 一身之要, 屈伸俯仰, 无不由之, 若一有损伤, 则血脉凝涩, 经络壅滞, 令人卒痛不能转侧。”由此可见气滞血瘀、筋出其位是急性腰扭伤的主要病理改变。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 单穴针灸在治疗急性腰扭伤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笔者现将近3年来单穴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急性损伤与督脉的关系
《难经·二十八难》载:“督脉者, 起于下极之俞, 并于脊里, ……”由此可见, 急性扭伤导致的关节紊乱、韧带拉伤与督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刘荣芬等对《针灸学》第五版教材总计407个腧穴中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穴位进行了统计, 督脉穴被取用60次, 位居第三, 仅次于足太阳膀胱经穴和经外奇穴。
1.1 施手法,多次起针
赵臣来用1.5寸毫针垂直进针0.5~1寸, 行小幅度提插手法, 结合凤凰展翅之法行针1min, 嘱患者活动患处5min, 施手法3次后起针, 结果3例均一次治愈, 活动恢复正常, 有效率100%。
1.2 次治疗后疗效
赵文海等用0.5寸无菌针以45°向上斜刺入人中穴, 深度0.4寸, 鼻根痠胀麻木后, 隔5min用泻法行针一次, 留针20min并令患者站立并旋转屈伸腰部。总计120例经一次治疗后, 痊愈70例, 占58.33%, 显效20例, 占16.67%, 有效25例, 占20.83%, 无效5例, 占4.17%, 总有效率95.83%。李永刚等选用26号1寸毫针向上斜刺0.3~0.5寸, 强刺激, 以胀痛为度, 留针15min左右, 其间捻针2~3次, 并嘱咐患者反复旋转活动腰部, 全部75例治疗1~2次后痊愈20例, 显效25例, 有效15例, 无效15例, 总有效率80%, 优良率60%。
1.3 u3000疗效
方顺济对62例患者取0.3mm×40mm不锈钢毫针, 在素髎穴处沿鼻柱快速直刺进针0.5~1寸, 同时并施以提插捻转, 使患者得气, 同时一边运针时, 一边开始让患者活动腰胯, 每隔5min行针1次, 留针20min, 1日1次治疗, 以2次为1疗程观察疗效, 62例患者中1次治疗治愈30例, 2次治疗治愈9例, 好转18例, 未愈5例, 1次治愈率为48.3%, 总有效率为91.9%。顾钧青等应用单独针刺素髎穴配合患者体位运动的方法, 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68例, 总有效率91.1%。
2 中医资料整理
足太阳膀胱经因其循行于腰背部的特点, 一直被作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首选经脉, 从古至今被各医家所采用着。曾有人将有关腰痛的古代针灸文献资料进行整理, 起自《黄帝内经》止于《医宗金鉴》, 共查阅古籍32种162个条目, 统计其中常用经络及次数, 足太阳膀胱经以82次之多位居首位。而手太阳小肠经因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之同名经, 有着“同气相通”的特点, 且其穴多居于上肢, 有着取穴便捷的优点, 近年来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也见长。
2.1 针刺联合评析
王艳林等对55例患者取双侧后溪穴, 以l.5寸毫针直刺, 并嘱患者活动腰部, 每10min行针1次, 如此反复2~3次, 约半小时后拔针。每日1次, 3次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愈40例, 占72.7%, 好转13例, 占23.6%, 无效2例, 占3.6%, 总有效率达96.4%。岳丽婷对42例门诊病例选取后溪穴治疗, 采取5~7寸的不锈钢毫针直刺, 针尖朝合谷穴方向, 深度为30mm;施以小幅度的提插泻法。每次持续刺激1min, 针感要求局部酸胀并扩散至整个手掌部;留针持续刺激20min, 每日1次, 3次为1疗程。痊愈35例, 占83.3%;显效7例, 占16.7%, 有效率100%。刘静等用1.5~2寸毫针, 指切进针法将针刺入后溪穴, 针尖透向合谷穴方向, 得气后, 大幅度捻转, 强刺激手法, 留针30min~50min, 每隔5min行针1次, 留针期间嘱患者适度活动腰部, 治疗1次/d, 针刺6次后全部39例痊愈27例, 基本痊愈8例, 显效4例。万涛用两根2寸28号不锈钢毫针, 由后溪向劳宫夹持法捻转进针至针尖微出劳宫穴, 左右各1针, 开始施以小幅度提插捻转, 速度由慢到快, 幅度由小到大, 至局部感到酸麻重胀, 并扩散至手、腕部时, 将患者扶起, 嘱其逐步活动腰部, 在运动的同时, 每5min行针1次, 每日治疗1次, 连续治疗5次后判定疗效, 全部86例, 治愈74例占86%, 显效8例占10%, 有效2例占2%, 无效2例占2%, 总有效率98%。陈玉琴用0.30mm×40mm的不锈刚毫针, 采用夹持法进针直刺, 针尖朝向合谷穴方向, 深度30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