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陶瓷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陶瓷枕 1991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接受了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捐赠的200多放置的陶瓷枕头。此后,陶瓷毯子的收藏种类繁多。目前,它已被收集和收藏500多份陶瓷枕头。现将其中几件精品介绍如下。 宋清凉寺窑绞胎黄釉双狮枕长26、宽19、高11.2厘米,重1683.5克。整体施黄釉,底部露胎。枕面呈扁方如意形,绞胎为饰,前低后高,呈倾斜状。底为模印双狮并卧,狮爪扒地,瞋目龇牙,神情略有不同。两狮中间有绣球相连,左狮的左嘴角做成通气孔。这件瓷枕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之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的宋代三彩双狮枕形制颇为近似(图一)。 宋“大郭”款三彩胡人牵狮枕长33.2、宽22.5、高15厘米,重3220克。枕面刻划双线如意形边框,开光内饰珍珠地纹,主题纹饰为竹、石、双鹿,石上竖方框内有“大郭”二字。枕身雕刻胡人侧卧牵狮形象,施白、绿、黄釉,造型精美。通气孔巧妙地设计在狮子的两个鼻孔位置(图二)。此枕与杨永德先生捐赠的一件颇为近似,只是杨枕的枕面还刻划一只长尾猴,“大郭”款位于枕底部。 宋登封窑珍珠地菊花纹海棠形枕长26.7、宽20、高12厘米,重2459克。枕面四边角内倭,呈海棠形。除底面外,均施白色化妆土,外罩透明釉。枕面遍布细小的浅褐色珍珠地纹。中心菱形开光内,装饰十字菊花纹;开光外的四个角上部装饰划花枝叶纹,下部装饰划花卷枝花卉纹。枕身四周亦有划花装饰,背墙中心偏上部位有通气孔(图三)。 宋定窑白地褐彩剔花牡丹纹腰圆形枕长17.2、宽13、高9.4厘米,重703克。枕呈腰圆形,枕面与枕身在白色化妆土上薄施褐彩一层,以便进行剔刻划花。枕面随形开光内饰折枝牡丹纹,用篦类工具划出牡丹的花叶细节,线条舒展流畅。枕壁剔刻卷云纹带,枕底无釉,有一小通气孔。此枕采用剔划技法,轮廓清晰,浅褐色主纹突出,与白色化妆土的底色相互映衬,形成含蓄、淡雅的艺术风格(图四)。 宋磁州窑白地剔黑花一把莲纹八边形枕长29.8、宽21.1、高12.1厘米,重2185克。枕面呈八边形,下部向内弯弧。枕面及枕身施白色化妆土,上透明釉。枕面在白色化妆土上再施黑彩,然后用片状工具剔划出边线与装饰纹样的轮廓,如框内边的波浪纹、菱花形开光、中心部位的一把莲纹,再用针状工具划出叶脉与花瓣的细节,露出其下的白色化妆土,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图五)。 宋当阳峪窑褐白地剔花犬纹腰圆形枕长32.8、宽22.3、高12.4厘米,重3120克。枕呈腰圆形,底露胎。枕面与四周先施一层褐色化妆土,呈巧克力色,再施白色化妆土。然后剔掉花纹以外的白色化妆土,露出下面的褐色地。最后罩透明釉,釉质肥厚。枕面用六齿的竹篦类工具划出两组开光,内外划花卷草纹。中心部位一只富贵犬,一爪抬起的同时回首张望,神态栩栩如生。枕面破碎后经过修补,背墙中心有气孔(图六)。当阳峪窑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其产品以装饰题材广泛、风格多变、做工精细而闻名。 宋当阳峪窑白釉褐地剔刻牡丹纹腰圆形枕长36.6、宽27.2、高15.5厘米,重4150克。枕呈腰圆形,底露胎,胎色浅褐,枕面与四周施白色化妆土,罩透明釉。枕身两侧有工匠抓拿枕身倒着施釉时残留的手指痕,背墙中心有气孔。枕面以朵花填充的网格纹为锦地,4个团花牡丹纹均匀地分布于枕面的上下左右,上下为半朵。枕身布满缠枝牡丹纹。纹样剔刻,即剔掉花纹以外的白色化妆土,露出胎色。此枕纹饰繁复而不散漫,布局大方,是当阳峪窑的代表作品(图七)。 宋登封窑珍珠地“德福”铭腰圆形枕长21.5、宽17、高9.7厘米,重1440克。枕呈腰圆形,底部露胎。枕面及四周均施白色化妆土,罩透明釉。枕面满饰珍珠地纹,分上下两区。上区划花团菊纹,下区刻划楷书“福德”二字,两字形成双勾白描的效果。枕墙四周的条状纹饰带内,其内线刻简易扁菊花纹。枕墙后部中上方有一通气孔(图八)。此枕与大英博物馆藏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家国永安”铭枕相似,后者为此类枕的断年提供了依据。 宋白釉褐彩题句腰圆形枕长27.3、宽22.2、高12厘米,重1918.5克。腰圆形,枕面与枕身施白色化妆土,底部无釉。枕面随形开光内,墨书七言绝句一首:“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楷书字体工整。此诗是王安石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年前后)辞去宰相后,来铜陵寓居于大明寺所作的《顺安临津驿》。枕身四面分别有四支斜向的折枝花装饰,以墨彩绘出枝叶,其间用粉白彩画出花瓣,用赭黄彩做花心。整器装饰效果清新素雅(图九)。 金长治窑褐黑彩飞雁行虎纹卧虎枕长35.6、宽17.5、高9.3厘米,重2367克。枕呈卧虎形。虎背平整内凹作为枕面,只是在虎头、尾、虎爪的部位塑出大致凹凸轮廓。整体施黄褐彩,再用墨彩绘出虎身条纹斑与口、眼、鼻、耳等,两个鼻孔是它的通气孔。枕面白色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