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7-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x

07-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x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一 修辞手法;考点突破·准确答题;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来说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表达技巧的鉴赏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考点一 修辞手法;〔知识梳理〕;2.比拟;3.借代;4.夸张;5.对偶;6.双关;8.设问;10.反复;11.叠词;12.顶真;13.列锦;〔技法点拨〕;〔典例分析〕;1.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自主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训练〕;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两首诗的三、四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修辞手法在两首诗中又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 (1)其一:第三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若遣有情应怅望”,“怅望”用在梅花上,写出梅花之“惆怅”,赋予了梅花人的情感。梅花怅望,是因为雪已是残雪,季节已经到了春天,梅花面临凋谢零落的命运。其二:第三句和第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隔年拟待春消息,得见春风已断肠”,在冰封大地的冬日,梅花期待春天的消息,等到春风吹绿大地,梅花将伴着残雪被远远抛在春天的后面,听到春风已到的消息,梅花已经“断肠”,赋予了梅花人的动作和情感,表现了梅花面临凋零的伤感之情。 (2)这两首诗,诗人“以我观物”,使梅花带有“我”的主观情感。第一首,写春日梅花“应怅望”,是一种假设;第二首写其“已断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加深了哀伤的程度。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在春天来临之际就要凋零的伤感之情。;(2022江苏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 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有这样的感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王安石这首诗颔联中的“红裙”与辛弃疾《水龙吟》中的“红巾翠袖”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者表情达意有何不同?;[解析] (1)“红裙”“红巾翠袖”都是以服饰代女子,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2)①本诗“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诗人想象二人相逢之后,登高赏菊,不用音乐助兴,相对酣饮。“绿酒酬黄菊”指畅饮赏菊之事,“红裙弄紫箫”指音乐助兴。“红裙”对“绿酒”,“紫箫”对“黄菊”,色彩清新中带着明艳,场面欢快。表达了二人高雅脱俗的情怀。②《水龙吟》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意思是谁能请来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倩,请求;红巾翠袖,是女子的装束,这里就是女子的代名词;揾,擦拭。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女在旁唱歌。这三句表达了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激愤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登高咏菊尽 罗 隐①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②。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生处岂容依玉砌③?要时④还许上金樽。 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注] ①本诗一作李山甫诗。②兰荪:香草。③玉砌:用玉石砌的台阶,此指富贵之地。④要时:迎合时尚。;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 请从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角度简要赏析尾联。;[解析] ①在修辞手法方面,此句运用了用典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陶渊明是爱菊的典型,写有不少关于菊花的诗句,所以世以陶公为菊花之知己。所以“陶公没后无知已”运用了陶渊明爱菊这一典故,交代自陶渊明去世后,菊花在世间再无知己了。同时,“露滴幽丛见泪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泪痕”一词将菊花人格化,说残菊带露,是因为再也没有爱菊之陶公而伤心落泪,想象合理,形象鲜明。②在情感内涵方面,尾联化用陶渊明爱菊这一典故,通过将菊花带露想象为菊花因失去知己陶公而

文档评论(0)

Allinon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