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索引;;年份;年份;;;活动一 鉴赏修辞手法;(一)比喻
比喻就是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其作用是为了突出事物特征,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五首(其二)》] 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针对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候馆梅残
□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和《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答案: 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形象地表达了渐生渐深的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形象地表达了国恨家仇的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二)比拟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其作用是为了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二首(其一)》]诗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断魂。这两句诗把鹤、蝶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了极点。;针对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案: 此句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说卷帘间,“春愁”像鸟儿一样被放飞出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具体可感。;(三)借代
借代就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等。其作用是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句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出词人的感伤情怀。;针对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①
□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第二联除了运用对偶的修辞之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四)夸张
夸张即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如:“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词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针对练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三万里”极言黄河之长,“五千仞”极言华山之高,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信念。;(五)对偶
对偶即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其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葬于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针对练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折杨柳①
□ 萧 绎②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注] ①折杨柳:古乐府诗题,初多用于写士卒辞家出征,后内容不限于此。②萧绎:南朝梁代梁元帝。;“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案: 山如莲花般明艳,水如月光般素洁。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以莲花喻山,以明月比水,尽显山之明丽,水之清素。描绘出一幅明丽清幽的山月美景,诗人以乐景写哀情,与下文写猿声清哀、游子思乡形成反差,倍增其哀伤之情。;(六)双关
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