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胁迫下野生大豆的耐盐碱性鉴定
在世界自然灾害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背景下,植物抗逆性研究尤为重要。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植物,在野外生活能力强,适应性广泛,近年来其优良抗逆特性已普遍被众多学者重视,用来为遗传狭窄的栽培大豆提供优异的基因资源。多年研究表明,植物对盐离子的过量吸收会导致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受到抑制,如Na+过多会影响植株对K+、Ca2+、Mg2+等的吸收,Cl–和SO42–吸收过多可降低对HPO4–的吸收,从而引起作物缺素,影响作物的营养和生殖生长,主要表现在生理干旱、单盐毒害、营养失衡和生理代谢紊乱等方面。作物在逆境条件下能够自我调整,主要通过降低无机离子等盐类在体内的积累而避免盐类的危害,或通过生理代谢的适应性而忍受已进入细胞的盐类。同时可伴随离子区域化,渗透调节物质积累作用,维持膜系统完整性等多机制交互作用实现植物盐碱环境中的适应性。野生大豆耐盐碱性与离子摄入和区域化、小分子渗透物质积累合成、大分子蛋白的合成以及基因表达等有关。野生大豆盐害机理研究方面,就离子效应而言,Abel和Mackenzie指出Cl–更容易对大豆产生危害,而Luo等认为Na+比Cl–对野生大豆更具有毒性。
前人已广泛开展大豆、小麦和高粱等重要作物的耐盐碱性研究,并确定了这些作物的耐盐阈值,而野生大豆这方面研究比较匮乏,且众多学者的研究,只局限于单一盐碱溶液形式胁迫对出苗率和苗期生长的影响,无法给出植株生命周期内的耐盐碱表现。本文在天津地区3%高盐碱含量土壤上,对野生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受害凋亡和成熟收获时的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旨在明确野生大豆植株凋亡时茎叶中无机离子(Na+、Cl–、K+、Ca2+、Mg2+)的累积程度及其耐盐范围,并分析其耐盐碱性差异原因,初步探讨野生大豆的耐盐碱适应性机制,为今后充分开发利用野生大豆耐盐碱性资源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野生大豆单株采集
2006年在渤海湾的天津和唐山沿海地带采集895份野生大豆单株。收集地土壤生态环境均为不同程度盐碱或干旱土壤,个别材料生长在小生境条件好的土壤上。
1.2 耐盐材料对大豆种植的影响
试验土壤取自天津海滨的海水人工养殖池的池埂咸土,土壤总盐碱含量为3%(称重法),p H 7.8。取土点及周围没有任何野生大豆分布。试验设置3个处理,处理I为全盐碱土盆栽直接播种(塑料盆直径35 cm,高30 cm,每盆装12 kg盐碱土,下面垫有托盘),处理II为非盐碱土覆盖补种盆栽。全盐碱土直接播种14 d后没有出苗的株系,可能由于其对盐碱土十分敏感,采用大田土壤覆盖(非盐碱)补种。处理III为大田土盆栽对照,在所有盆中均精量播种5粒种子。处理I和处理III为5月14日播种。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根据盆的湿度情况每周滴灌1~2次。以耐盐材料栽培大豆铁丰8号和文丰7号为对照。
200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网室内全生育期鉴定895份材料。播种后在盐碱胁迫下有692份材料未发芽或凋亡时生物产量未达到测量所需的最小量,共测定203株野生大豆植株茎、叶中Na+、Cl–、K+、Ca2+、Mg2+的含量,其中包括未活到果实成熟的凋亡株97株(处理I 89株,处理II 8株),最终成熟收获株106株(处理I 83株,处理II 23株)。铁丰8号播种5粒种子2粒出苗,文丰7号3粒出苗,在播种后1个月内相继凋亡。
1.3 x射线荧光ssp法
将样品在120℃下烘6 h后称其干物质重(烘干法),用粉碎机(DFT-50手提式)将植株的茎和叶分别粉碎,干燥后以7份茎叶混合样制定标准曲线,用布鲁克公司X射线荧光光谱仪(S4 PIONEER波长色散型)测定Na+、Cl–、K+、Ca2+、Mg2+含量,含量单位用%表示,为干重相对量。测定前用7份地上部混合样制定标准曲线。
1.4 耐盐碱差异原因分析
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材料6个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对耐盐碱型野生大豆进行耐盐碱性评价鉴定,本研究对隶属函数值(D值)高低材料组体内Na+、Cl–、K+、Ca2+、Mg2+含量进行分析,解析野生大豆耐盐碱差异的原因。
以203株野生大豆植株茎、叶Na+、Cl–、K+、Ca2+、Mg2+含量,结合野生大豆植株存活时间(播种到凋亡的天数),将其分为8组,分别计算每组植株体内各离子含量(1:≤50 d;2:51~65 d;3:66~80 d;481~95 d;5:96~110 d;6:111~125 d;7:126~140 d;8≥141 d)。利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及Duncan多重比较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大豆碱中毒的植物茎、叶片na、cl-、k、ca2、mg2的含量
2.1.1 植物叶片中na+和cl–含量
图1-A显示盐碱胁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