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对魏某后发生抓伤的法医检验
逮捕和受伤是法医检查中常见的伤害之一。对犯罪分子在被害人身上造成的抓伤进行检验, 有时对侦察破案起到很大作用。在排除其他损伤的前提下, 根据抓伤部位、形态、施力方向、形成时间, 结合被害的现场、彼此相对位置、遇害时间等情况综合分析, 可揭示此种损伤的本质。
1 表皮剥脱、骨折、充注对比以结果为
例1 某日, 魏某行窃被姑妈发现, 魏某将其姑妈扼死。在扼死过程中, 其姑妈用右手抓魏某扼颈的右手背, 造成多处抓伤。案发第二天, 侦查员问及魏某手背损伤如何形成时, 魏称碾米时被箩筐边划的。认为有疑点, 请法医对魏的损伤进行鉴定。
法医检验见魏某右手背第二、三、四掌指关节处有0.3cm×0.3cm~0.3cm×1.6cm表皮剥脱8处, 手背部有6条0.2cm×0.7cm和0.2cm×0.3cm表皮剥脱, 其长轴为桡侧斜向尺侧。以上表皮剥脱均呈线条状, 断续, 桡侧端表皮损伤呈孤形, 条状表皮剥脱边缘小皮瓣尖端均指向桡侧, 创面具有桡侧重尺侧轻的特点, 且较干燥, 形成紫红色痂皮, 周围红肿, 触痛。
根据以上特点分析, 魏某右手背表皮剥脱系抓伤, 施力方向为桡侧向尺侧, 受伤时间为24h左右, 这与魏某自诉被箩筐边划伤不符合。
例2 韩某在行窃时被店主赵某发现, 在扭打中赵抓伤韩的颈部, 韩用扼颈、刀砍等手段将赵杀害。
检验见韩某颈部喉节处有3条纵行不连续的条状表皮剥脱, 长度分别为0.2 cm×4cm, 0.2cm×4.5cm, 0.2cm×3cm, 其周围皮肤红肿, 触痛明显。表皮剥脱形成于突出部位, 起始部位孤形不明显, 边缘无皮瓣形成, 创面干燥, 痂皮呈紫红色。检验时间为翌日, 经鉴定韩某颈部抓伤符合前日被他人抓伤。
例3 某日, 王某自称其妻子女儿被害于家中, 经现场勘验发现王某妻子仰卧于床上, 两腿悬垂于床沿下, 衣着凌乱。母女头部均系被自家电熨斗多次打击造成颅脑损伤而死亡。在案情调查过程中, 发现王某背部肩胛下方有2处抓伤, 问及损伤如何形成, 自称系本人抓伤。
检验见王某背部近肩胛骨下角处, 左右各有4条条状表皮剥脱, 距脊柱棘突均2cm, 其长轴与脊柱垂直, 表皮剥脱近脊柱侧呈孤形, 圆心均远离脊柱, 剥脱表皮边缘开始剥离。检验时间为案发后第三天。现场请王某作抓伤试验, 无论用何种方式抓都无法成上述损伤, 王某不得不供述了作案的全过程。
例4 某日, 周某在沈某上厕所时撬门入室将其污辱, 沈某反抗时抓伤周的面部和耳朵。当问及周某右耳朵上的损伤时周自称系冻伤。
检验见周某左耳屏前方鬓发处有一长3.5cm纵行紫红色表皮损伤 (已结痂) 。两侧面颊部有紫红色表皮擦伤多处, 已结痂, 根据形态特征分析符合用手指抓伤所致, 不是冻伤。
2 讨论
2.1 指向起始部位的微细现有皮肤
典型的抓伤呈线条状。起始处表皮剥脱成弧形, 尾端可留有卷曲的表皮或皮瓣。卷曲的表皮呈弧形, 其圆心在起始端方向, 边缘有时可形成尖端指向起始处的细小皮瓣(1)。抓伤的起始部位往往伤及真皮层, 沿抓伤走向逐渐变浅。有时同一部位出现多次重复抓伤, 重叠部位损伤重, 非重叠部位仍具抓伤的特点, 多次重叠抓伤往往角度变化不大, 损伤形态可呈马尾状或蜘蛛状。
在软组织小、且凹凸不平的部位, 抓伤不连续, 凸出部位易形成短条状表皮剥脱, 在同一轴线上可形成多处不连续的表皮剥脱。有时因抓伤施力方向的改变可出现起始部位先为条状后为线状的表皮剥脱。
2.2 伤部位的变化
未超过2h的抓伤, 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 可有多量血液流出;伤及真皮乳头层, 可见损伤表面渗透出浅黄色液体, 损伤部位低于周围皮肤且较湿润。4~6h, 可见真皮血管扩张, 表现出红肿, 皮温相对升高, 触之疼痛明显, 损伤表面渗出的黄色液体开始干燥。12~24h, 形成痂皮。24h以后, 损伤处边缘的上皮细胞形成明显的胞浆突起。3d左右, 痂皮从边缘开始剥离。5~7d, 痂皮可完全脱落(2)。1周以后抓伤处可留有浅表性瘢痕, 有时有色素沉着(3)。
2.3 肢体整体分布处
多见于加害者体表暴露部位, 如手背、颜面、颈部、前胸、后背等处。根据受害者被伤害方式、损伤情况, 现场当时彼此的位置综合分析, 损伤的形成往往与犯罪分子自述不相符。
2.4 施力方向和损伤形态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抓伤的检验, 推断抓伤的首、尾端、施力方向, 损伤时间, 损伤的部位、形态, 结合案情, 现场情况及对被害人检验等综合分析, 判断抓伤能否在受害者遇害时形成, 从而为侦查提供线索和证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2009赛季篮球世界强队强侧术后的技术分析.docx
- 2009-2010赛季篮球世界女篮强队新疆队进攻能力比较研究.docx
- 200920092010赛季CBA总决赛技术指标统计分析.docx
- 2010-2011赛季fps决赛分析.docx
- 201020102011赛季CBA总决赛新疆队失利因素分析.docx
- 2011-2011赛季赛季赛季世界女篮强队攻防技术对比研究.docx
- 2011年1-9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量分析.docx
- 2011年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统计分析.docx
- 2012年12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分析.docx
- 3125例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