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x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即商业构成要素;1、原始社会末期:;①商业繁荣; ②官府控制商业被打破; 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周:贝币 战国:刀币、铲币等 秦:半两 西汉:五铢 唐:开元通宝 ;;;;时期;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对点例解:会馆〗;1)具有地域性: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 2)诚信真善、义利并举、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3)具有开拓性,积极创新,努力进取。 4)具有阶段性,主要兴盛于明清时期。 5)具有时代局限性,明清商帮根植于自然经济,无法发展为近代商业。 ;山西商帮(晋商) 徽州商帮(徽商) 福建商帮(闵商) 广东商帮(粤商) 山东商帮(鲁商) 宁波商帮(浙商) 龙游商帮(浙商) 洞庭商帮(苏商) 江西商帮(赣商) 陕西商帮(秦商);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远溯春秋战国,明清达鼎盛;徽商;材料四:“舍本而事末则不可以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不韦组织编写《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五: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教,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晁错《论贵粟疏》;2、“重农抑商”的原因: (1)自然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2)封建统治的需要: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赋税保证财政收入。 (3)工商业特征: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4.形成历程(阅读教材,自主归纳);【知识补充】禁榷(què)制度 (1)含义:指国家将一些商品纳入管控范围内,由国家实行专卖的制度。 (2)禁榷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①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通过实施盐铁专卖制度扩大政府财政收入。 ②汉武帝时,禁榷制度发展最为迅速。汉武帝将盐、铁等纳入国家专营之列。这一政策大大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宋元明清时期,禁榷范围进一步扩大。 (3)影响 积极:提高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限制了世家大族对中央财政的影响,使地方势力在财政上无法与中央抗衡,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禁榷制度限制了某些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生产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变化,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影响人民对资源的使用;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名词解释:官商分利: 盐铁官营弊端重重:效率低下,经营呆板,官僚机构更加臃肿,有权的官吏常常欺压、勒索百姓等。于是,“官商分利”应运而生,凡官营和专卖中感到棘手的经营环节或经营单位,一律承包给商贾,分部分专卖利润给商人。 国家的专卖利润虽由全部变成部分,开支却大为减少,而且商人参与经营使效率提高、总利润增加,政府的实际收入反而成倍增长。 唐宋以来,官商分利原则运用得日益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很多商人尤其是盐商,在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汉高祖颁布的贱商令中有不准商人衣丝乘马、仕宦为吏的规定;惠帝和吕后时,不再限制商人衣丝乘马;文帝时实行“人粟拜爵”的方法,商人可以出钱买官。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商人的社会地位已显著提高 B. “休养生息”的政策名存实亡 C. 豪强地主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 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恢复经济;《明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山西行省言: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请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一种商业凭证)。商人鬻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帝从之,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材料表明,明初商人从开中法的实施中得到的最大经济利益是( ) A.获得边境军需物资的垄断性经营权 B.获得政府??付的高额运输费用 C.获得政府特许的日常必需品专卖权 D.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