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运动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闲林东路幼儿园 幼儿运动 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2022.10.13 班级:小七班 观察教师:申屠晶 运动内容 循环体育锻炼:过独木桥 游戏持续时间 8:23——8:45 观察目标 写明观察的目标 1.能大胆地、独立地走过小桥 2.是否能四肢协调地走过小桥 活动环境 与材料 关注活动场地分布、器械投放等能否满足幼儿运动的需要、是否拥挤等 情境:鸭子过小桥 环境:宽敞的操场 材料:平衡木、梅花桩、指示牌 幼 儿 行 为 记 录 关注幼儿在运动中的状态、动作表现、互动、运动量等 重点观察何沐瑶的运动表现: 运动状态:在循环游戏中,幼儿尝试走了3次平衡木,走了2次梅花桩。 动作表现: 平衡木:慢慢地移动自己的小脚,踩空了好几次。第一次走平衡木的时候,脚的中心没有站稳,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第二次走平衡木的时候放慢了脚步,慢慢地移着自己的小碎步。成功走到桥的另一边。 第三次走平衡木的时候,依然是小心翼翼地,但是步子比之前大了一点点,成功走到桥的另一边。 总结:前两次走平衡木较为吃力,后面那次比较稳。 梅花桩:第一次踩上去,立马就不稳了,双脚没有站稳。身体不自觉地双手举平以保持平衡。踩到第二个梅花桩的时候就失败了,掉下了小桥。 第二次踩到梅花桩时,瑶瑶先将一只脚踩在梅花桩的中间那个位置,所以比较平稳地两只脚都踩上去了。接下去一个梅花桩也稳稳地走了过去。 互动:独自游戏。 运动量:运动时间8点23——8点45分,8点30分喝水休息5分钟。 运动情况 分析 对应活动目标,分析幼儿在运动中的动作或能力发展情况(已达到的、得到挑战的、可以发展的。可以三方面综述,也可以某一个方面的侧重分析) 依照《指南》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子领域“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活”这一目标来看,何沐瑶小朋友的行为表现中体现出她已经能沿着地面的低矮物上走一段距离,能挑战双脚交替的在较窄的细坐竿上行走,说明他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都是不错的。 而从“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个目标来看,她能持续22分钟的锻炼,可见她的运动耐力水平以及比较高了。 反思 与调整 1.对应幼儿活动情况,反思场地设置、器械投放或教师指导的亮点或不足;2.梳理经验或提出调整设想 一、过程反思: (1)从幼儿能力水平出发 从孩子的表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动作发展中的两条子目标是紧紧相连的,有较好的协调性才能够持续的进行运动,这个在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中是有机结合的。 (2)从场地设置出发 我们所提供的循环情境化游戏,主要是针对小班幼儿,因此我们采用了循环游戏的方式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同时加入情境的推动,意在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晨间的户外自主游戏中。我们创设鸭子过小桥的场景,设计不同的路线,让孩子们选择路线进行游戏。 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对晨间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打破了运动的枯燥,驱散了孩子们的“起床气”,从而能较长时间的参与到活动中,保证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的达成。从案例中看到何沐瑶小朋友的运动持续时间较长,可见情境所起的作用很大,但是在体现自主环节中还有待加强。 二、下一步整改 场地设置的调整: 针对不同的孩子发展水平,我们需要再添加不同的情境,场地的安排上也要重新规划。比如说有1个固定的循环情境,有2-3个只提供情境辅助物,其余运动材料自选等方式,已满足不同需求的孩子。案例中的幼儿,如果有其他的情境让他玩,他应该会在玩第4次之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材料,进行游戏。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