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设计
内容要点: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认知提示:
1.学什么
“知道战国时期的战争”指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的主要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社会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这一时期一些国家的改革,并认识到改革的作用。都江堰的基本概况及主要功能。
2.学到什么程度
这里的“知道”是指通过阅读教材,能够知道诸侯之间的战争并能够简单说出这
些战争的基本概况。这里的“了解”是指依据教材,能够分析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里的“感受”是指通过对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的学习,能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怎么学
本节课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的学习战国时期的一些社会变化,这样更
加直观。学习社会变化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材料来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本课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第七课。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兴修水利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反过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取得优势,统一全国。为了便于教学,我将教材整合为三部分:(一)说七雄兼并,看战国风云;(二)观商鞅变法,悟秦国崛起;(三)赞秦都江堰 ,叹天府之国。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由于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对历史图片和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史料探究、情景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文字、地图、图片、视频等大量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把学生置于历史情景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在历史史实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知道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位置、著名战役等基本史实,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及社会变化。(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懂得“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讲究策略,了解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观看视频,了解都江堰工程,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重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
难点:认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导入新课】
PPT展示:
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春秋时期大国晋国哪里去了?韩、赵、魏是怎么来的?“田氏代齐”又是怎么回事?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趋势?
教师讲述:“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东周的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那段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提问将本课的主旨脉络展示出来。)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
授
新
课
规律探究·整体感知:PPT:战国时期,一般认为始于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
小知识: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之后,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后来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
【播放视频】观看视频,尝试找出战国时期的显著特点:
战国时期,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一、说七雄兼并 看战国风云】
[播放视频]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七雄兼并战争,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战国七雄出现的背景?
问题2、战国有哪些主要战争?
问题3、战国战争的特点与性质?
出示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提问:你能看出什么变化呢?
变化之一:晋国一分为三(三家分晋)
变化之二:田氏取代齐国(田氏代齐)
变化之三:列国数量较少
变化之四:出现七个大国(战国七雄)
提问:迅速找出战国七雄并找到其地理方位
思考1:产生如此巨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思考2: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战争有哪些呢?
【知识延伸】
①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Unit 3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pptx
- Unit 4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7(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pptx
-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