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原因利用药用真菌深层发酵加工中药
中医的技术已经衰落,这是中医药现代化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工程手段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生物制品需求的技术, 其中发酵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面向生产应用。利用微生物 (尤其是药用真菌) 对中药进行发酵, 不仅可对中药中的纤维、糖类、蛋白等物质加以利用, 同时中药中的成分亦会促进或抑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而且微生物还可对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进行转化, 这样可生产出包含多种活性成分的制剂或新药材。
1 对药用真菌的活性认识
药用真菌是指对疾病有治疗、预防及抑制作用或具有保健功效的一类真菌, 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药食兼用型, 如香菇、姬松茸、金针菇、竹荪等;另一类为医药专用型, 如灵芝、云芝、麦角菌、冬虫夏草等。早在公元l世纪东汉末年编著的《神农本草经》共记载中药365种, 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九等10余种真菌药物。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辑的《本草经集注》与《名医别录》, 以及唐末年间编著的本草中, 除记载有获苓、雷九、木耳等外, 还增添了马勃、蝉花、银耳等, 对真菌药物的记载也更加明确。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 载药1 892种, 据不完全统计, 其中有药用真菌40余种, 如香菇、马勃、茯苓、猪苓、雷九、木耳、灵芝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又有麦角、猴头、云芝、密环菌、亮菌、安络小皮伞菌、黑柄炭角菌、裂褶菌、蛹虫草、金耳等开发入药。在自然界中现存的真菌大约有20万~25万种, 我国至少有10万余种, 已报道8 000种左右, 其中传统药用及试验有药效的大型真菌和部分小型真菌有400余种, 计51科、138属。目前我国正式入药应用的药用真菌总数50种左右, 常用的约30种。
菌类中药是中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发现的真菌药物的成分主要为以下几类:①真菌多糖与糖肽, 广泛存在于真菌的子实体、菌核或菌丝体中, 也可从它们发酵的菌液中得到。它们大多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活性, 如云芝多糖、香菇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等。② 萜类化合物, 目前从药用真菌中发现的萜类多为倍半萜, 二萜和三萜类, 主要具有抗癌和抗菌活性。③色素类化合物, 为双聚色酮类、双聚蒽醌类、双聚萘骈吡喃酮类、12-吡喃酮类及芘醌类化合物。④生物碱类成分, 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和嘌呤类生物碱, 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护脑的作用。⑤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成分, 含量丰富, 大多可食用、有些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如口蘑氨酸、鹅膏氨酸杀蝇, 血色氨酸镇静, 鹅膏毒肽、灵芝蛋白LZ-8抗癌等。⑥其他, 如以麦角甾醇为代表的甾醇类, 还有有机酸、多元醇、酚、酯类以及微量元素和有机微量元素。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冬虫夏草、灵芝、获苓、灰树花、香菇等药用菌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保护肝脏、抗炎症等多种药理作用。药用真菌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滋补、抗衰老方面的作用早已受到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的关注, 冬虫夏草、灵芝、香菇等在医疗临床或滋补保健中都显示了它的效果。获苓、猪苓利水渗湿、雷九杀三虫、马勃医治恶疮, 一直用于中医临床。随着近代化学和药理学的发展, 逐渐明确了一些药用真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并通过临床验证, 一些药用真菌的制剂大量应用于治疗疾病, 如麦角制剂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薄盖灵芝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树舌、云芝、亮菌治疗乙型肝炎, 云芝、银耳医治慢性气管炎, 猴头、白耙齿菌治疗慢性胃炎, 安络小皮伞治疗二叉神经痛、偏头痛等。特别是近年对药用真菌中生物活性多糖的研究, 紧密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 已在临床上用于癌症的免疫治疗, 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日本, 裂褶菌素 (schizophyllan) 和香菇多糖 (lentinan) 在1986年就作为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治疗癌症。近年的研究表明巴西蘑菇多糖、树舌多糖、猪苓多糖、灰树花多糖、新疆阿魏蘑菇提取物等都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2 材料中的蘑菇
2.1 以发酵法发酵五倍子为原料的中药发酵工艺
早在千余年前, 我国己开始用发酵方法制药, 直到现在临床仍在应用的发酵中药也有不少, 如片仔癀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的微生物发酵物, 还有六神曲、半夏曲、淡豆面、豆黄等, 其工艺均为利用炮制环境中的野生微生物 (多为霉菌、酵母、细菌等) 进行多菌种固体发酵。中药发酵的目的主要为改变药物原有性能, 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如淡豆面、豆黄) , 或增强原有疗效 (如半夏曲) , 扩大用药品种。在现代中药的加工中也有用发酵法对中药进行炮制的, 如五倍子的发酵炮制。五倍子的主要成分为五倍子鞣质、没食子酸等, 具有收敛止泻、止血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修改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12J609防火门窗(清晰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酒店行业数据报告(纯数据版).docx
-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proe简单零件的造型及数控仿真加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pdf VIP
- 2024央企业数据资产化及数据资产入表场景建设白皮书.docx
- 二次谐波结合双光子荧光成像方法观察人源胶原蛋白透-激光生物学报.pptx VIP
- 小学生禁毒日教育宣传 ——主题班会课件(共16张PPT).pptx VIP
- 清明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VIP
-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ppt
- 2025年西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