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穷人》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7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4.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2.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7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关注环境描写,体会桑娜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导入:读小说《桥》,我们感动于老支书的高尚品质,也初步领略了小说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小说《穷人》。小说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了穷人的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揭示课题《穷人》,板书课题:穷人,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了解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作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曾这样评价他。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传记作品《三作家》中这样刻画他的形象:“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2.了解写作背景
《穷人》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太陌生。因此,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把握文学作品内涵以及更好地体会人物形象)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课文,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
预设:桑娜和渔夫一家生活困难,邻居西蒙去世后,他们收养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
2.学习字词
(1)教师出示词语:保佑寡妇魁梧黧黑渔夫抱怨糟糕狂风怒吼忐忑不安自作自受汹涌澎湃心惊肉跳波涛轰鸣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纠正字音。
(2)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澎、湃、掀、淋”右边的部分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书写时注意把右边写紧凑。“唉、嘿、嘛”口字旁书写时要偏上一些,而且要窄一点儿,小一点儿。
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
1.教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围绕桑娜夫妇收养孤儿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
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3.汇报交流
预设1:第1、2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盼夫归来”。
教师板书:等待丈夫
预设2:第3—11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探望邻居、抱回孤儿、忐忑不安”。
教师板书:抱回孩子
预设3:第12—27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渔夫回家、夫妇商量、不谋而合”。
教师板书:决定收养
五、分析环境描写,感受“穷人”的“穷”
1.教师提出合作探究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思考: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很“穷”?标注相关语句,并展开交流。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简单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关注第1自然段内容
预设1:桑娜在“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上正起着风暴”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情况下渔夫还要出海打渔,说明他们的生活十分辛劳。
预设2:“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的品质。
预设3:屋外的环境与屋内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关注第2自然段内容
预设1:“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渔”,这说明他们的劳动条件差。
预设2:“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说明他们吃得差、穿得差。
预设3:通过以上描写,我们知道他们的生活窘迫。
(3)关注第7自然段内容
预设1:“又潮湿又阴冷”“稻草铺”让我们感受到西蒙家里住得差。
预设2:“旧衣服”“旧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穿得差。
教师总结:渔民们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
教师板书:环境描写
(设计意图:抓住环境描写进行品读,初步感受桑娜夫妻的形象,同时也为后面感受桑娜和渔夫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语文园地》【优质课件】.pptx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ppt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学设计(教案).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2篇).doc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一等奖教学课件】.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0课《竹节人》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盼》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x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桥》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教学设计(教案).doc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桥》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x
- “大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docx
- 部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整体教学设计(第八单元)语文六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说课稿.doc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8课《有的人》教学设计(精选3篇).doc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整体教学设计(第6单元).doc
-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正高级职称,市高层次人才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高级教师持证人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和润色等,己有近十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策划书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