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与《搜神记》创作对比研究.docVIP

《风俗通义》与《搜神记》创作对比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俗通义》与《搜神记》创作对比研究

摘要:《风俗通义》是东汉应劭撰写的一部关于风俗的书,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在中国小说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对魏晋志人志怪小说均有影响。目前学界对《风俗通义》小说特性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将其与魏晋志人志怪小说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至今较少出现。从内容取材、叙事手法、审美风尚三个角度对《风俗通义》和魏晋志怪代表作《搜神记》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风俗通义》和《搜神记》在创作上的关联。

关键词:《风俗通义》;《搜神记》;应劭;干宝;创作对比

《风俗通义》是东汉汝南人(今河南项城)应劭撰写的一部关于风俗的书,该书记录了两汉及以前民间流传的逸闻趣事、鬼怪故事等内容。学界对《风俗通义》的研究多集中在民俗学、文献学方面,近年学者对其文学价值特别是小说价值多有关注,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小说特性*论文有董焱《风俗通义的文学价值》,《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刘明怡《风俗通义的文体特点及文学意义》,《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等。,认为它对魏晋志人志怪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学者们多是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阐释该书在中国小说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论文有李欣航、符丽平《从小说叙事学理论看〈风俗通义〉的叙事艺术色彩》,《湘潮》2007年第9期;李欣航《谈〈风俗通义〉的小说色彩》,《高等函授学报》2010年第6期等。,将《风俗通义》与魏晋志人志怪单个作品进行专门的对比研究至今却较少出现。

晋人干宝的《搜神记》被认为是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干宝在他的序言中表明了该书的成书过程是“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1]2干宝在其自序中表明了他不仅将流传于民众口头的各种传闻记录下来,也把散见于古书中的相关资料搜集起来,编辑成书。现在学者研究表明《搜神记》对《山海经》《史记》《玄中记》等著作有借鉴,但是对《搜神记》和《风俗通义》有无关系却较少论及。《搜神记》和《风俗通义》在创作上有无关联?《风俗通义》对《搜神记》的创作产生过什么影响?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拟从两书的内容取材、叙事手法、审美风尚三个角度将《风俗通义》和《搜神记》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在对比中揭示《风俗通义》与《搜神记》在创作上的关联。

一、内容取材

《风俗通义》和《搜神记》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但二书均有明显的小说特性。英国小说评论家福斯特在其《小说面面观》中提到“讲故事就是小说赖以存在的那个基本面。它是一切小说都具备的、至高无上的要素”“小说的脊梁骨非故事莫属”。[2]71《风俗通义》和《搜神记》二书均记载了大量的故事,其中神怪故事又是两书所共有的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揭示两书在创作内容上的关系,笔者主要从二书记载的神怪故事入手,探究《风俗通义》与《搜神记》在内容题材的关联。

应劭在《风俗通义序》中认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3]8,因此该书对东汉当时民间流传的各种逸闻多有记载,如在《风俗通义·怪神第九》篇中,应劭记载了“大如毂,长如猿,拱手而立”的神人,“治病求福,多有效验”的鲍君神、李君神、石贤士神,让人死而复活并在死者家中作乱的狗精,汝南西门亭的鬼魅,伐木而血出的树精,“长两尺,分南北走”的蛇精等,如果我们不看这些文字的出处,我们很难区分以上的故事是出自《风俗通义》还是出自《搜神记》,因为在内容的荒诞上二书的确具有志怪的成分。

晋人干宝因感于其兄和父婢死而复活之事,于是“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4]2,在《搜神记序》中干宝表明了他的创作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证实神怪的实有,因此该书中关于神怪类的记载随处可见,笔者将《搜神记》中关于神怪部分的内容与《风俗通义》进行对比,发现共有11个故事是直接取材于《风俗通义》的,试举一例如下:

鲁相右扶风臧仲英,为侍御史,家人作食设桉,炊有不清尘土投污之,炊临熟,不知釜处,兵弩自行,火从箧簏中起,衣物烧尽,而簏故完,妇女婢使悉亡其镜,数日,堂下掷庭中,有人声言:“女镜”女孙年三四岁,亡之,求之不得,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若此非一。汝南许季山者,素善卜卦,卜之曰:家当有老青狗物,内中婉御者益喜为之。诚欲绝,杀此狗,遣益喜归乡里。皆如其言,因断无纤介,仲英迁太尉长史。(《风俗通义》)[3]423

右扶风臧仲英,为侍御史,家人作食设案,有不清尘土投污之,炊临熟,不知釜处。兵弩自行,火从箧簏中起,衣物尽烧,而箧簏故完。妇女婢使,一旦尽失其镜,数日,从堂下掷庭中,有人声言:“还女镜”女孙年三四岁,亡之,求不知处,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若此非一,汝南许季山者,素善卜卦,卜之曰:家当有老青狗物,内中侍御者名益喜,与共为之,诚欲绝,杀此狗,遣益喜归乡里,仲英从之,怪遂绝,后徙为太尉长史,迁鲁相。(《搜神记》)[1]30

通过对比,读者可以发现干宝对臧仲英家狗怪的记载和《风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