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体会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2、感受作者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强烈呼声,培养爱国意识,关心国家大事。
3、体会文章融情入景,在写景时多次穿插富有寓意的议论,引人深思。
4、文章语言含蓄隽永,贴近生活,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厚重感。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
理的满足。惟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
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文章的题目借“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也是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
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
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
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1962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
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
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
出版社出版)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
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党史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
摇旗呐喊。
4、学习生字:
墟(xū)璞(pú)廓(kuò)皱(zhòu)莽(mǎng)
瀛(yíng)胄(zhòu)镂(lòu)怅(chàng)嗫嚅(nièrú)
迤逦(yǐlǐ)绮(qǐ)黛(dài)窸窣(xīsū)蘸(zhàn)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划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19):通过“我”与年青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发,转向面全社会
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四、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将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