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緒論;思考題;(一)農作物良種的巨大貢獻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導,從1950—2000年:
世界人口增加了近1.4倍(25.6—60.8億);
世界糧食產量增加近2.0倍(7—20億t);
世界耕地面積僅增長7.0%(14—15億hm2);;世界農業糧食增產的平均科技貢獻率在70%以上,其中:;我國農業生產力水準低,新品種的作用更大,平均貢獻率在40%以上。
建國56年來,作物育種成效顯著:
培育出41種農作物的5,000多個新品種;
農作物品種更換了4-5次;
每更換一次,可增產10%-30%。
目前,主要農作物良種佔有率已近80%-90%。;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1林木良種更重要的原因之一
——林業週期長;2林木良種更重要的原因之二
——林業集約經營水準低;因此,公認的林木??質高產的經驗公式:;3林木良種的重要性還體現在“農業八字憲法”之中;(三)林木良種的巨大增產潛力;二倍體;東北地區:歐美楊113號
華北、西北地區:歐美楊108號
華中、華東地區:美洲黑楊725號
西部地区:派间杂种110楊;人工林僅占全世界森林面積的5%,但產量占總產量的35%。;(四)林木良種培育的迫切性;第二,六大林業工程建設—林木良種是最基礎、最關鍵的要素;
;
;第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林木良種必不可少;(一)品種的概念及屬性;品種的屬性:;應當特別指出:
品種是經濟上的概念,是林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
而不是分類單位;
評價品種優劣的唯一標準是現實的應用價值,
而不是選育技術是否先進;
品種具有地域性;
品種具有時效性。;(二)林木育種學的概念及其實質;三林木育種學的主要內容;林木育種學課程主要內容;;水曲柳優樹選擇;古田優良單株D=57.8cmH=23.0m;(二)引——林木引種;美國北方紅櫟
Quercusrubra;北美沙地櫻
Prunusdepressavar.pumila;紅櫟Quercus;七葉樹;(三)育——雜交、新技術與分子育種;落葉松、國外松雜交育種;;楊樹轉基因植株殺蟲試驗;(四)測——遺傳交配設計與田間試驗測定;2田間試驗??定;(五)繁——良種繁殖利用(良種繁育);(六)保——基因資源的收集與保存;四我國林木育種取得的成就與展望;(二)雜交育種;(三)林木種子園;(四)無性繁殖技術;(五)林木種質資源;(六)林木分子遺傳學研究;(七)我國林木育種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內容;思考題;一、有關資源的概念和種類;林木育種資源:是遺傳資源的一部分,指在選育優良品種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是根據品種選育目標調查、收集的資源。
;鑽天柳(3級);;二、遺傳資源的重要性;5、拯救瀕臨毀滅的樹種,已迫在眉睫。
世界上動植物種類估計在500萬種到1000萬種,已作過描述的約為175萬種。高等維管束植物25萬種,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15萬種,約有90%生活在陸地,而其中又有約2/3生活在熱帶森林。
;三、國內外林木遺傳資源工作發展;1995年FAO遺傳資源工作的範圍有所擴大,包括了農業生物多樣性內容,森林遺傳資源有一個專家技術諮詢組。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保護和持續、合理地利用,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中心議題。;(二)、國際遺傳資源保護
德國、瑞典、挪威、英國、法國等分別保存歐洲赤松、挪威雲杉、歐洲落葉松、水青岡、歐洲山楊、樺木、歐洲黑楊、毛果楊等基因資源。
;Koli芬蘭國家公園;俄羅斯在歐洲部分除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之外,設有種群保護點,
亞洲的西伯利亞部分則為大面積未開發原始森林。;;(三)、我國的遺傳資源保護
1、相關法律、法規及組織運作
我國政府早在1956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就提出了在全國劃定天然森林禁伐區、保存自然植被的提案。同年10月,林業部草擬了我國第一個“天然森林禁伐區(自然保護區)劃定草案”,提出在吉林、黑龍江、陝西、甘肅、浙江、廣東、四川、雲南、貴州等15個省(自治區)規劃40餘處自然保護區。;2、保護區建設;數量上廣東(294個)、雲南(198個)、內蒙古(189個)、黑龍江、四川。
面積上西藏(4097.08萬hm2)、新疆(2168.82萬hm2)、青海(2092.46萬hm2)、內蒙古、甘肅。;我國於1956年建立了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廣東鼎湖山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