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贫民的丧葬
华夏民族自古就极重丧俗,孔子曾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亚圣孟子则更强调送终丧礼的重要性,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故而在古人看来,不论生前富贵与否,其死后的丧礼一定要办得体面风光。可如此排场的丧葬用度,对于那些身无立锥之地的贫民,如何能够承担?
官办公基祭奠亡员
在古代,上等之家如有客死异乡者,尚可自雇仆丁运尸回乡;中等之家往往聘请“赶尸队”,如久负盛名的“湘西赶尸”队;凄惨的莫过于贫瘠之家,只能在异地草草收埋;更有甚者因生前片无瓦砾,死后也只能被弃于荒野郊外。
北宋时,官府出于施行仁政的考量,开始关注贫民丧葬,于是在开封近郊创设“漏泽园”。所谓漏泽园就是官置性质的公墓,官府将那些因饥疫死亡或无主者或因贫穷无告而葬之家者,概由官府代为出钱择地,替其安葬或由官府代为掩瘗。北宋真宗天禧初年“于京畿近郊佛寺买地,以瘗死之无主者。瘗尸,一棺给钱六百,幼者半之”;嘉祜七年“开封府市地于四郊,给钱瘗民之不能葬者。”宋神宗熙宁元年,朝廷还专门发布御诏,要求全国所有州府“每年春首,令诸县告示村耆,遍行检视,应有暴露骸骨无主收认者,并赐官钱埋瘗,仍给酒馔祭拜”。于是,漏泽园这一善举,开始在全国兴盛起来。
宋代漏泽园多选募僧人负责管理,另有忤作来具体执役司事。官府对于选募的守园僧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是具有良好德行者;凡入漏泽园司职守护墓庐的僧人,概由官府支付钱薪,每人大致“月给各支常平钱五贯、米一石”不等。此外还有恩例,凡“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与紫衣,有紫衣、有师号,更使领事三年,愿复领者听之。”漏泽园一般都选在高旷不毛之地,或城郊荒山僻壤,四周还筑有围墙、栅栏以免人畜入内损坏,并规定“无故若放牧,悉不得入”。一旦圈禁为漏泽园墓地,即纳入官地范畴,可防止当地绅衿恣意侵占,起到庇园的作用。漏泽园内还往往建有屋舍,除供守园僧居住外,主要是用来为死者亲属每年“春秋祭奠”亡灵提供居住的场所。
后来,官府对漏泽园收葬对象作出明确的规定,一般多为寄留在寺院的无主棺櫘、无名死者、乞丐及遗骸暴露者,军民贫乏亲属也可安葬其中。此后,倘有因客死他乡又无力回乡迁葬者,亦可入园掩瘗。凡入园中者,官府给葬地八尺或九尺,并深埋三尺,立有标记。为了更好地管理墓园和安葬事宜,宋朝政府还专门设立监司巡历制,负责殡葬事宜,并定期督查各地安瘗死亡枯骨的情况,其职能类似于当今民政部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漏泽园的经费来源,初期大多从左藏库内支拨,后经僚臣奏请裁减;宋神宗后,改为“以户绝动用钱给瘗埋之费”;至北宋末年徽宗年间,又变更为“于常平钱内量行支给”。随着时间的推移,瘗埋费也不断增加。北宋年间,埋葬一名死者仅需六百钱,幼者三百钱;然而到南宋时,竟增至三贯,以致于世人讥讽官府只管死人,不管活人。如究其缘由,除丧葬用度剧增外,更重要的在于官府将这些耗费摊派给百姓,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漏泽园这项补苴之术,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毕竟引起了社会对弱势群体丧葬问题的关注。南宋末年,政局日益动荡,漏泽园也疏于管理。地方官员大多敷衍塞责,对所收骨骸“埋瘗不深,遂至暴露”;而且守园僧为获得度牒和紫衣,往往析分死者遗骸;加之墓园土地多被权势之家侵吞占佃,遂使漏泽园变得名存实亡。
善心义冢日渐繁盛
明代以后,商人、文友结社成风,善会善堂也孕育而生,各种民间慈善团体不断涌现。各地商贾按乡籍不同,聚集在全国主要的商贸重镇,成立会馆和商会。一方面为往来的本籍商人提供宿食和商机,另一方面也为旅居同乡筹措公益事业。倘有本籍商人客死他乡,商会都会捐出一部分财赀,或迁葬回乡,或就近掩埋。此后,这一善举并非囿于商贾,但凡本籍同乡需救济的,都可联络商会,以求帮助。
商会的善举,毕竟只限于同乡。明末,江南文人开始积极投入地方慈善事业,他们所兴办的善会,只看需帮助与否,不分畛域。如崇祯十年,在京为官的浙江嘉善人陈龙正携在京江南籍官员,在北京创设掩骼会,并刊布《掩骼会章程》,为京师贫民提供丧葬帮助。翌年,经僧侣恒鉴提倡,刘宗周、倪元璐、祁彪佳等江南文士在浙江绍兴也创立了掩骼会和白骨会。他们“醵钱作社,集枯藏朽,为死者谋”,兴办公益事业,造福地方百姓。尽管掩骼会的成员屡有变动,但恒鉴的弟子们却传承衣钵,延续这一事业,善会的活动故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清顺治年间,杭州成立悲智社,专为病人送药,向死者施棺,并设有义冢,掩埋尸骨。此后,各种名目的丧葬善会大量涌现,如天津的掩骨会、浙江桐乡的葬会等。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成立更多的则是助人收埋义葬的善堂,像锡类堂、思豫堂、不忍堂、恻隐堂等。虽各地名称不一,却都以施舍棺木、掩埋尸骨为专责。清中期,苏州收葬性质的善堂在江南堪称为最,如雍正十年,苏州吴县创立的掩骼会,其制定了详细的入会细则和施救条件,规范了掩骼会的管理。此后,全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2月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试卷.doc VIP
- 2025年江苏省各地中考作文分析与指导(附满分作文).pdf VIP
- 2025宁波城建投资集团旗下地产板块招聘1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实施指南《GB_T19077 - 2024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实施指南.docx VIP
- 剧本杀完整剧本 致命喷泉(4人封闭).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与物理学科融合的主题教学案例论文.docx
- 小学至高中语文古诗文整理(五四学制).pdf VIP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教材习题答案.doc VIP
-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pdf VIP
- 电子线路_非线性部分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