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萝卜寨的丧葬习俗
丧葬是体现古羌民风的一种载体,同时体现羌族人的生死观。羌人认为:有生命的产生就会有生命的结束。生了就欠下了死的债,欠债总是要还的。所以,不死是不行的,死了就是为了还清这个债。由此可以看出,羌人对生与死的泰然处之,一切皆自然。
一、羌人的丧葬礼仪概述
丧葬习俗是羌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实际体现。羌人死后,分火葬、土葬两种。“羌人死,燔而扬其灰。”“人死无棺椁,贵贱皆焚一所。”“死则焚尸”,捡骨掩之。①释比在葬礼中唱诵经文,将逝者的魂魄送至逝去的祖先处与之相聚。
羌人的丧葬有讲究,凡是死于非命的(如摔死、自杀、传染病等)用火葬,凡是老年人寿终正寝的用土葬,其中摔死的,要杀牲“赶鬼”,请释比打鼓两天。富的杀一只猪,穷的杀一只羊,作为“替死鬼”土葬大都后棺、厚殓、厚葬。有钱的吊丧者要携带各种葬礼,丧家要办酒席来接待吊丧的人,贫农的也要五碗菜,用玉米馍馍接待吊丧的人。有钱人在厚大的木棺外还要修石墩,墓外要立碑碣,贫苦的则挖一个墓穴下葬。过去一半还相信风水,不论穷富,都要找阴阳师看攻山风水。据说,只有阴地做了,子孙才能“发”。建国后,由于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和迷信的破除,这种烦杂铺张的丧葬制度逐渐被打破。
据《汶川县志》载,建国后,我国着力对殡葬制度进行管理改革。1965年7月,内务部发布《关于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汶川县“结合县内各民族间殡葬实际,进行了广泛宣传”。1976年,中共汶川县委、县政府在县城西街后山坡地建立革命公墓,供“县内各机关单位因公牺牲的干部及病逝职工安葬或存放骨灰盒”。但县境内无火葬措施,“部分羌村山寨保持火葬习俗,如对凶死、传染病死者均须火葬,一般死亡仍多土葬”。[1]
二、萝卜寨的丧葬礼仪
萝卜寨寨民的各种民族风俗中,数丧葬最为隆重。羌民的一生是很辛苦的,他们勤耕苦作,朴实忠厚,吃苦耐劳的民风代代相传,所以通过对死者生前一切劳作,给予高度的评价来教育后人,更应勤奋劳动,而进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同时,丧葬礼仪也是羌寨群体社会中怎样做人的精神力量和教育后人的一种场合和方式。
(一)丧葬礼仪程序
1.母舅探望垂死之人
丧葬仪式在沟通家庭、宗族、社会关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是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实现集体的集聚,通过人情的交流抚慰死者亲属,并在这个集聚的空间中获得亲密的人际关系。由于母舅对羌寨社会中有横向制约作用,因而当老人生病医治困难时,征得病人同意,病家须通知母舅来看望病人。一般母舅到寨来访探视病人时,需携带糖果点心等“手信”,并在病榻前与病人亲密交谈,向病人说些鼓励战胜病魔、祈愿病人尽快康复之类话语。主人家需用酒席招待母,吃完饭后再摆上一些干盘子、酒杯,喝酒闲谈。期间,主人向母舅汇报病人病情医治情况,并感谢母舅探视病人,希望母舅能就病人事宜多出主意。一般而言,母舅会表扬子女为照顾病人、医治老人所做出的努力,并祈求神灵保佑病人尽早康复。同时向神灵禀明:母舅已来探望,祁祝神灵尽快让病人痊愈。“随即找一根竹棍子拿在手上,装作撵鬼的样子,大骂家中有妖魔鬼怪作祟,我有皇帝给的封印‘天上的雷公地上的母舅’。”从病人床边开始,边敲边打着地下和傍边的墙等之类的东西上,并大声叱骂妖魔鬼怪:我用皇帝给的封印作武器打你,快滚蛋不准在这家纠缠,打到阴山背后,去找发财人‘黑漆龙门,高门大户去’。一直打到门外,打到很远的地方,母舅也就回家了。”②
2.丧葬经过
(1)合作分工丧葬事务
寨中老人一旦过世,丧家旋即通知本寨家门房族齐聚商议葬礼。丧礼相关事宜均有条无紊予以分工。葬丧讲究“门户”,丧家对亲戚寨友不会主动发出邀请,一般而言,寨中各户均需自行前往丧假帮忙,称为“顶门户”。家门房族只做丧宴席,其余事务则由寨民们完成。丧葬中寨民应尽的义务是:挖坑、抬丧、埋土、砌坟、找石头、背盖石等。
死者刚断气时,子女们边哭边烧落气纸,放鞭炮。把死人停放在堂屋边上叫凉尸,由直系亲属给死者洗澡剃头穿寿衣。给死者穿寿衣大有讲究:给死者最里面穿红色的衣服,须穿6件。穿第5件时应将衣服翻转,大衣襟反扣在左边,谓之“阴阳相反”。若死者尚有父母或哥哥姐姐健在,给死者最外层需穿白色寿衣。
寨中同姓房族分工安排后即领受任务开始行动:撕扯孝帕、吃宵夜、将死者殓入棺材(谓之“入箱”)、放鞭炮;将棺材停放在门傍里边,安放供桌、灵位(谓之“停丧”);在棺材盖上压一扇手磨纸;将白纸条贴成叉形图于神龛和门板上。③由释比卦算下葬吉日出殡。④
(2)到母舅家报丧
殡葬吉日一旦选定,丧家即派人到母舅家报丧。⑤舅家收到后招待报丧的人吃饭,用酒肉和送来的香、蜡、纸等在大门外朝着死者的方向插香烧纸进行祭奠,并答应在死者的“大夜晚上”(就是出殡的头一天晚上,也是最隆重、最有礼节和活动仪式的夜晚)来悼念死者。
(3)扯孝帕
扯孝帕“规矩分三等”,先扯直系亲属,叫“家门孝”。孝帕若扯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