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护理学耳科疾病护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科疾病护理

第一节

耳郭假性囊肿

耳郭假性囊肿(pseudocystofauricle)是指以耳郭局限性、无痛性肿胀,肤色不变,按之柔软,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又称耳郭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郭软骨间积液、耳郭浆液性软骨膜炎等。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类似于中医学的耳郭痰包。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脾胃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复受风邪外袭,夹痰浊上窜耳郭,痰浊凝滞,困结于耳而为病。

(二)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与机械性刺激、挤压,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间的无菌性炎性渗出而发病有关。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患者的耳郭有无蚊虫叮咬、机械性刺激或挤压病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耳郭局部有胀感,无痛或微痛,有时有灼热和痒感。

2.体征?耳郭凹面出现局部性隆起,常因刺激后加速增大。小囊肿仅显隆起,大囊肿隆起明显,边界清楚,有波动感,无压痛,表面肤色正常。

(三)辅助检查

囊肿局部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生化检查为丰富的蛋白质,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四)心理社会评估

评估患者对本病的认识和焦虑程度,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卫生习惯等。

【处理原则】

治疗方法视囊肿大小而定,目的是防止液体再生,促进囊壁粘连愈合,防止继发感染。

1.穿刺抽液后用敷料加压包扎。

2.冷敷、超短波、艾灸、紫外线照射等。

3.手术治疗。

4.内服中药祛除痰湿,使包块减小。

【护理诊断】

1.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破损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的防治常识。

【护理目标】

1.患者能表达引起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原因,情绪稳定。

2.掌握避免继发感染的措施。

3.对本病的防治常识有所了解。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与患者谈心,告知本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2.治疗护理

(1)勿挤压揉按囊肿,以防增加机械性刺激,促使肿块扩大。

(2)勿损伤囊肿皮肤,以免细菌感染。

(3)穿刺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否则极易导致化脓性软骨膜炎。

(4)囊肿穿刺加压包扎后,会有头部不适感,告知患者应配合治疗,不可自行解除敷料。

3.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健侧卧位休息。

(2)洗头时勿污染固定物,2周后到医院复诊。

(3)如感觉耳郭剧烈疼痛,应立即就诊。

【结果评价】

患者情绪是否稳定,囊肿是否有继发感染,对本病防治常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节

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eczemaofexternalear)是指发生在外耳道、耳郭和耳周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皮炎。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小儿多见。本病类似于中医学的旋耳疮。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由脓耳之脓液浸渍或临近部位之黄水疮蔓延至耳部,或因接触某些刺激物而诱发,以致湿热邪毒积聚耳窍,引动肝经之火,循经上犯,风热湿邪蒸灼耳部皮肤而为病;或患病日久,阴血耗伤,耳窍失养,加之血虚生风化燥,以致耳部瘙痒,缠绵难愈。

(二)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还可能和精神因素、神经机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障碍、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患者有无耳道流脓或污水入耳病史,有无挖耳的不良习惯。是否有接触化学物品、药品,吸入或食入过敏物质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外耳道、耳郭及其周围皮肤瘙痒、灼热感、渗液。

2.体征?急性期患者耳郭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有小丘疹或水泡,破溃后渗黄色脂水,干后结痂。转为慢性后,耳郭皮肤增厚、粗糙、脱屑、皲裂、结痂,表面粗糙不平,甚至外耳道狭窄。

(三)心理社会评估

评估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生活及工作环境。

【处理原则】

(一)中医处理原则

根据急、慢性湿疹的不同,证型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予以外洗、湿敷、涂敷、针灸疗法。根据辨证化裁出清热利湿、疏风止痒,或养血滋阴、健脾化燥的中药内服。

(二)西医处理原则

病因治疗,全身及局部抗过敏治疗。

【护理诊断】

1.舒适改变?与耳痒有关。

2.焦虑?与病情反复,不易痊愈有关。

3.有继发感染的可能?与耳部创面渗出,易感染细菌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本病的防治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

1.感觉舒适,耳痒减轻,病情稳定。

2.患者能表达引起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原因。

3.湿疹创面减小或愈合,尽量不发生继发感染。

4.能够陈述本病的有关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与患者谈心,告知本病的防治措施。

2.休息与饮食?避免潮湿和高温的环境。患病期间,忌食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3.治疗护理

(1)发病期间避免任何局部刺激,忌用肥皂水洗涤患处。

(2)不要抓挠外耳。

(3)急性期不宜用软膏外敷,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4.健康教育

(1)注意耳部卫生,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