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墓志百品》商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稀墓志百品》商兑

【关键词】《珍稀墓志百品》;解题;释文;句读;商兑

【摘要】《珍稀墓志百品》是近年出版的墓志合集,收录了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地发现的珍稀墓志百余方,并进行了解题、释文、标点与题跋,方便读者阅读、使用,可谓嘉惠学林。不过,书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胪列了书中部分墓志的解題阙误、释文脱讹、句读不当等问题,并进行了校补商兑。

《珍稀墓志百品》[1]一书,精选了百方南北朝、隋、唐墓志,绝大部分未经刊录公布,常人难得一见,有些在历史、文学、书法等方面的学术价值十分突出。著者沿用《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的体例,对这些墓志进行了解题、释文、标点与题跋,以方便读者阅读、使用,可谓嘉惠学林。不过,受制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也存在可商榷之处。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部分墓志有解题阙误、释文脱讹、句读不当等情况,一一胪列如下,略作校补商兑。

一、解题部分

(一)宇文斌墓志(第18—19页)

墓志言:“君讳斌,字伯达,旧姓柳。……有周之兴,赐姓宇文氏。”则宇文斌即柳斌,其父桧即柳桧,其祖僧习即柳僧习。柳斌、柳桧俱见《周书·孝义传》[2],柳僧习见同书《柳庆传》,所载可与墓志相参照,解题未言及。又《柳庆传》载僧习之子柳庆有功,孝闵帝元年(557)赐姓宇文氏[3]。北周有功之臣或被赐以国姓,北周灭亡后又复旧姓,柳庆一族即为一例,故《周书》以柳姓称之。而据《孝义传》,可知柳僧习死在大统四年(538),在其子被赐国姓之前,故解题称“志主祖宇文僧习”恐不确。

(二)于仪与广宁公主墓志(第26—28页)

“寻亦不幸世,有颜子之难。”

“不幸”指灾祸,亦特指死。《汉书·苏武传》:“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颜师古注:“不幸亦谓死。”[42]颜子即颜回,为孔子得意弟子,先于孔子而逝,后世多代指夭寿早逝的有德之士,志文中指李氏之弟。故志文当句读为:“寻亦不幸,世有颜子之难。”

四、结语

著者在《珍稀墓志百品》后记中说,该书是“继续习作墓志录文释读”,这自然是谦辞。本书经多位名家审改录文,仍存在一些问题,反映了墓志释读之繁难。从以上所列出的情况看,墓志中大量使用典故和套语,与正史等传世文献可以互相参照,铭文和部分志文使用对仗、韵文,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墓志释文的准确性。

《珍稀墓志百品》中的墓志大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益于我们“走进隋唐人的精神世界”,所以准确无误的释文就显得更为必要。以上笔者的校补、商兑工作,正是希望《珍稀墓志百品》能尽善尽美,为更好地利用这些墓志进行研究做好基础工作。愚夫一得,若有益于该书和读者,则幸甚之至!

[1]胡戟.珍稀墓志百品[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令狐德棻.周书:卷46:孝义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1:827—828.

[3]令狐德棻.周书:卷22:柳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1:369—373.

[4]李延寿.北史:卷62:王思政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09.

[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72中:宰相世系表[M]北京:中华书局,1975:2666.

[6]刘昫.旧唐书:卷66:杜如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70.

[7]刘昫.旧唐书:卷37:五行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69.

[8]张.朝野佥载:卷6[M].赵守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147.

[9]李延寿.北史:卷98:蠕蠕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3265.

[10]阮元.阮刻礼记注疏:卷10:檀弓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752.

[11]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94:253—254.

[12]阮元.阮刻礼记注疏:卷28:内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103—2104.

[13]阮元.阮刻礼记注疏:卷36:学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537—2538.

[14]范晔.后汉书:卷66:陈蕃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2162.

[15]朱熹.诗集传[M].王华宝,校点.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48.

[16]令狐德棻.周书:卷15:于谨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1:249.

[17]周勋初.韩非子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222—223.

[18]许慎.说文解字注:八篇上:衣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93.

[19]王谠.唐语林:卷5:补遗[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68.

[20]姚思廉.梁书:卷20:陈伯之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315.

[21]梁元帝.光宅寺大僧正法师碑[M]//欧阳询.艺文类聚:卷76:内典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3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