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我爱这土地(全国一等奖).docxVIP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我爱这土地(全国一等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上《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课题

我爱这土地

课时

第一课时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上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艾青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

2、能力目标:把握诗中土地、暴风雨、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挚的爱国之情,做新时代的爱国者。

重点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难点

体味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策略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欣赏歌曲《多情的土地》

欣赏歌曲

进入情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艾青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

2、能力目标: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做新时代的爱国者。

朗读,聆听

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作者名片

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作品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

了解作者有关情况。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品。

背景简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们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饱含着对祖国的挚爱深情和对侵略者切齿的痛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简介背景,欣赏图片。

通过了解背景加深对诗的理解。

朗读指导

1、名家录音朗诵: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朗读指导。

3、自由朗读。

4、同桌听读

给你的同桌读一遍,互相指出优缺点。

5、指名朗读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6、齐读

聆听录音

跟老师读

自由朗读

通过朗读感知诗歌形象和意蕴

细读探究

1、诗中作者以什么自喻它在歌唱什么

诗人把“我”比喻成一只鸟;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

(板书:土地,河流和风,黎明。)

2、什么是意象

3、土地暗示着什么(板书:祖国大地)

当时的祖国大地处于什么情况怎么看出来的

4、引出第二个意象“暴风雨”,那它有什么意义(板书:日军侵略)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图片:当时的中国。

图一:1942年,日军在抚顺制造了平顶山惨案,图为1970年抚顺居民挖掘屠杀现场时看到的骸骨。

图二:日军奉行的三光政策之一的烧光。

图三:战争造成了无数的人流离失所,无数的人被活活饿死,这是1936年四川特大灾荒造成的饥民。

图四:大批饥民涌向城市。

图五:这个数字大家想到了什么

300000,这是个让我们触目惊心的数字,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中国人民选择了什么呢是逆来顺受,坐以待毙吗那是什么呢

5、拿起武器和日军斗争到底,那么从文中有没有体现呢

河流和风暗示什么呢(板书:反抗精神)

当时中华儿女的反抗情景:(展示图片)

图一:杭州学生冒着生命危险在游行示威。

图二:清华大学的女同学在北京的西直门外进行着抗日宣传。

图三:这是广州的商人在抵制日货,焚烧日货的情景。

6、那黎明一般都代表着什么呢(板书:美好未来)课件出示:象征的概念。

7、至此,这只鸟儿的歌唱停止了,那么这只悲伤的鸟儿离我们而去了吗文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请学生朗诵出来。

8、这只鸟儿,虽然它的歌声停止了,但是它的什么没有停止呢(为祖国献身的思想还在)

最后,诗人发出疑问,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9、请同学们思考:诗人常含的泪水包含几层含义

10、诗人给我们作答了吗(引导学生齐读。)

11、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12,、学生试着背诵。

小组合作

思考探究

思考探究

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知意象的象征意义。

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精读揣摩

1、这首诗之所以流传久远,时时刻刻震撼我们的心灵,是因为有许多词语触动了我们,那是哪些词语呢

请学生找出来并且品味。

①“嘶哑”说明鸟儿很努力,哪怕唱至喉咙充血也不放弃,一直坚持把日军赶出去。

②“应该”写出了鸟儿的使命感和责任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