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棕色瘤
女性,39岁腰骶部疼痛2年余,加重伴行走困难2月余
病例介绍
患者,女,39岁。患者自2年余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腰骶部疼痛,为间歇性酸胀痛,有左下肢放射痛,伴麻木感,休息可缓解,可正常行走。无胸痛、胸闷,无低热、盗汗。2个月前腰骶部疼痛较前加重,左髋部疼痛,左下肢麻木无力,不能正常行走,须扶拐杖行走。在当地医院就诊,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不佳,近1个月以来,左下肢症状加重,行CT检查提示:左髂骨及L?2?病损。门诊以“左髂骨病损”收住入院。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尚可,体重无改变,大小便正常。血常规:WBC9.4×10?9?/L(参考值15.0×10?9?/L~20.0×10?9?/L),RBC4.64×10?12?/L(参考值6×10?12?/L~7×10?12?/L),血红蛋白134g/L(参考值170~200g/L);血小板407×10?9?/L(参考值100×10?9?/L~300×10?9?/L);尿常规:潜血(+);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84μmmol/L(参考值27~62μmmol/L);肝功(-);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CA153、CA199(-);电解质4项:血钙3.820mmol/L(参考值2.23~2.800mmol/L)。血沉36mm/s(参考值0~15mm/s)。超敏C反应蛋白(-)。腹盆部彩超:双肾结石,余(-)。
影像学检查
图4-40-1骨盆平片
图4-40-2CT平扫
A.L?2?椎体CT平扫软组织窗;B.L?2?椎体CT骨窗;C.骨盆CT平扫软组织窗;D.骨盆CT平扫骨窗
图4-40-3MRI平扫
A.T?1?WI轴位平扫;B.T?2?WI轴位平扫;C.T?1?WI轴位平扫;D.T?2?WI轴位平扫
诊断
左髂骨病灶手术活检病理:(左髂骨)骨巨细胞瘤,需结合临床影像先排除棕色瘤。患者血钙升高,完善甲状旁腺功能检查,血钙3.55mmol/L(参考值2.23~2.800mmol/L),血清磷0.66mmol/L(参考值1.450~2.100mmol/L),PTH1654.08pg/ml(参考值6.00~80.00pg/ml)。颈部CT检查发现甲状腺右侧叶下方占位,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余检查全身未见原发肿瘤征象,故本例临床结合影像及病理最终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的腰椎、髂骨纤维囊性骨炎(棕色瘤)。
诊断要点
本病例特点为青中年患者,慢性病程。骨盆平片可见左侧髂骨翼溶骨性骨质破坏,病变膨胀较明显;胸腰段正位片L?2?右侧椎弓根、右侧椎板可见骨质破坏、消失,但各椎体未见侵犯。CT平扫可见双侧髂骨骨质破坏,边界较清晰,未见骨膜增生反应,内密度欠均匀,可见小片状高密度提示病变内出血;MRI平扫左侧髂骨T?2?WI可见液-液平面,T?1?信号略高,证实病变内出血,同时显示骨质破坏边界较清晰,相邻肌肉未见侵犯征象。双侧髂骨较小骨质破坏病灶CT为溶骨性破坏,而T?2?WI呈明显低信号,与棕色瘤陈旧性出血导致破坏区富含含铁血黄素密切相关。左侧臀肌萎缩,提示病程长、病变进展较缓慢。综合以上征象提示按照良性病变诊断思维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影像上棕色瘤易于出血、黏液变性,继而出现液-液平面,结合临床中年女性血钙升高,需要考虑甲旁亢所致纤维囊性骨炎/棕色瘤。
鉴别诊断
1.多发骨转移瘤
病例多发溶骨性骨破坏,极易误诊为骨转移瘤。脊椎转移瘤多见于老年患者,有原发肿瘤病史,结合CT上椎骨破坏,诊断不难。但对未知原发肿瘤者,CT诊断转移瘤需注意椎骨的特征性改变。集中侵犯椎体为脊椎转移瘤的一个特征性CT影像,在研究组所有病变脊椎中,无一例椎体正常,凡椎弓根征阳性者,必有椎体破坏。发生液-液平面者少见。
2.多发性骨髓瘤
40岁以上多见;典型者常伴骨质疏松,多发性骨质破坏进展快者呈穿凿样、鼠咬样改变,边缘清楚或模糊,无硬化边和新生骨。部分患者骨质破坏进展慢呈蜂窝状、皂泡样,可伴有骨膨胀,与本例有相似表现,但合并液-液平面未见报道。实验室检查尿液本周蛋白阳性有利于鉴别。
3.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
嗜酸性肉芽肿型侵犯颅骨、脊柱、肋骨和骨盆者多在儿童发病,病灶单发或多发,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可伴软组织肿块,活动期边界较模糊,病变自限或治疗后边缘清晰甚至可见硬化边。文献报道可有液-液平面。
4.骨纤维结构不良
X线可多骨发病,病变局部扩张呈囊状变形,密度呈磨玻璃样或丝瓜瓤样,骨皮质变薄,血、尿生化正常。文献报道可出现液-液平面。
5.骨结核
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一般无硬化边,骨质破坏区沙粒样死骨有助于诊断,可伴有冷脓肿形成。
专家点评
该病例最终临床影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纤维囊性骨炎、棕色瘤”。回顾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