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三月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湖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三月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湖南省涟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元明①黔南赠别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③?

急雪脊令④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语出韦应物《示全真元长》“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④脊令:鸟名,即鹡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掀起情感的波澜,兄弟相对,情深意长,似乎忘记了是谪居异乡,暂寓逆旅,动物的哀啼悲鸣让他陡然清醒,泪洒酒杯。

B.颔联写诗人抱负落空,与长兄以退隐相约,表达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而失望后,悲观厌世,希望逃离官场,隐居田园。

C.尾联将诗人的满腔深情倾注在声声叮嘱中,使离别时的哀伤之情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触发了层层联想,令人回味无穷。

D.黄庭坚的诗以瘦劲挺拔著称,他的诗作拗峭中不失深婉之致,此篇赠别之作,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16.本诗是如何抒发作者对兄长的深厚情感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B16.①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首联正面写离别的哀痛,用泪洒酒杯,表达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②借典抒情(用典\化用)。化用韦应物的典故,表达将来能与兄弟长聚相伴,对塌话旧的心愿。③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看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大雁离散失群,感叹自己与兄长手足情深、患难与共却即将离散的哀伤。④想象(虚写/对写/对面落笔)。从对方落笔,反写兄长在天际回首、频寄书信的情形,巧妙地表达对自身思念之痛的慰藉和自己对兄长的不舍,更富有情致。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悲观厌世,希望逃离官场,隐居田园”错误,颔联“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中的“凉”字,并没有表达出悲观失望、渴望归隐田园的情感,只是讲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联直抒胸臆。兄弟俩在离家万里的黔州边远之地,依依惜别似乎忘记了身在逆境的羁旅生涯,野猿的悲鸣使我们从离别之情中清醒,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之中。正面写离别的哀痛,用泪洒酒杯,表达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颔联借典抒情。回忆起楚怀王梦见神女朝云暮雪之事,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梦破灭。夜雨淅淅沥沥,何时可以和兄长对床而卧,长聚相伴。化用韦应物的典故,表达将来能与兄弟长聚相伴,对塌话旧的心愿。

颈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诗句写风雨雪交加急降,鹡鸰鸟在风雪中形影不离,鸿雁在风暴中惊慌的离散失群,飞不成行。描绘了凄冷悲凉的景象,看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大雁离散失群,感叹自己与兄长手足情深、患难与共却即将离散的哀伤。

尾联想象,从对面落笔。想必兄长你会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首离别方向,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不说自己怎样,而是从对方落笔,反写兄长在天际回首、频寄书信的情形,巧妙地表达对自身思念之痛的慰藉和自己对兄长的不舍,更富有情致。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泊岳阳城下①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②。

[注]①此诗是杜甫晚年流离漂泊时乘舟初到岳阳所作,此时国破家衰,诗人贫病交加。②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鹏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见于《庄子·逍遥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作者初识岳阳城,千里江国,百层山城,气势宏伟。

B.颔联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冷风江浪,寒灯落雪,无限悲怆。

C.颈联转向抒情,虽遭遇艰难险阻,怀才不遇,但志向弥坚。

D.尾联以“鲲鹏”自喻,情感突转,由慷慨豪迈转而漂泊愁苦。

16.本诗与《登高》都创作于杜甫的晚年,但抒发的情感相差甚远,请简要分析。(6分)

15.D(“情感突转,由慷慨豪迈转而漂泊愁苦”错,尾联的意思是“图南之举虽未可逆料,但鲲鹏变化是巨大的,将会飞向南天”,作者化用“鲲鹏”典故,承上句情感又更升一层。)

16.《泊岳阳城下》豪景与壮志互相衬托,意境悲怆而宏伟有力,(1分)表现诗人的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2分)《登高》则紧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