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物和栖息地(复习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苏教版).pptxVIP

第二单元 生物和栖息地(复习课件)-六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苏教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

单元知识梳理

5、多样的栖息地

1.一种生物之所以能够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场所被称为栖息地。栖息地可以大到一个区域,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坑。

2.五带的气候特征与常住生物。

(1)北寒带终年寒冷,生物种类少。住在北寒带的生物有驯鹿、北极熊、冷杉、独角鲸、北极兔等。

(2)北温带比北寒带温暖,降水多,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有很多生物。住在北温带的生物有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竹子、桦树、胡杨、海豚等。

(3)热带的特点是炎热,潮湿,阳光充足,生活着种类、数量繁多的生物。住在热带的生物有狒狒、斑马、狮子、长颈鹿、大象、袋鼠、椰子等。

(4)南温带比热带气温低,海洋面积广阔,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种类都很多。住在南温带的生物有树袋熊、海燕、海豹、桉树、考拉等。

(5)南寒带终年寒冷,生物种类稀少。住在南寒带的生物有南极狼、企鹅、磷虾、贼鸥等。

3.生物的生长受到食物、温度、降水、日照和土壤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多样化的栖息地孕育出多样化的生物。

4.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6.大熊猫不惧寒湿,从不冬眠,嗜爱饮水。;6、有趣的食物链

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作食物链。

2.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了食物网。

3.以“水稻→田鼠→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为例,假如蛇灭绝了,那么以蛇为食的老鹰会大量减少,而田鼠因没有天敌会大量繁殖,田鼠过多又会导致水稻大量减少,最终导致生态失衡。

4.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5.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生产者。

6.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消费者。

7.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分解者包括??菌、蚯蚓、蘑菇等。

8.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7、做个生态瓶

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生态系统。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

3.做水域生态瓶。

(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到大口塑料瓶里。

(2)在瓶子底部铺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再放几条小鱼到瓶子里。

(3)密封瓶子,把它放在窗台上。

4.如果不喂食,瓶子里的鱼只能活几天,鱼会因缺少食物、氧气等而死亡。

5.做陆地生态瓶。

(1)在大口塑料瓶里放一些湿润的土壤,铺平。

(2)在瓶子里种一些低矮的小草,放几只小虫。

(3)盖紧瓶盖,把它放在窗台上。

6.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7.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有过度放牧、大量喷洒农药、外来物种入侵等。

8.过度放牧会加剧土地侵蚀。

9.大量喷洒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大量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到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8、适应生存的本领

1.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与此同时,动物也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本领。

2.动物的迁徙。

(1)每年春季,迁徙到颐和园昆明湖畔的凤头鹏鹏(pìtī)开始成双成对地筑巢繁殖下一代。

(2)秋去冬来,气温逐渐降低,大雁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地飞到南方过冬。

(3)银鲑鱼生活在海洋中,但在繁殖期,它们会洄游到自己出生时的淡水河中产卵。卵孵化成幼鱼后,在淡水中生活一年或数年,再回到海洋。

(4)东非大草原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每年六七月,角马、水牛等就开始浩浩荡荡地迁徙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继续生存。

3.寒冷的冬季,熊、蝙蝠、刺猬、青蛙、蛇等动物不吃也不动,以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冬。

;4.蜜蜂、松鼠、鼠兔等动物会为过冬准备充足的食物。

5.腐烂的草和树叶是潮虫的食物。潮虫住在里面,既保暖又不会挨饿。

6.当河水干涸时,生活在非洲的爬行动物鳄鱼便躲进泥土中“夏眠”;等大雨降落以后,它们才又回到河水中生活。

7.暴风雪中的帝企鹅用扎堆取暖的方法抵御严寒。

8.藏羚羊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每年5月左右,母羊都会赶往可可西里腹地繁衍后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8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