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美术浙美版:9-江南园林-教学设计.docx

九年级下美术浙美版:9-江南园林-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浙人美版九年级下册《江南园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园林的建筑特征和造园要素,通过VR感受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引导学生思考探讨造园人的文人情怀。

2.通过借景、造景、框景,结合诗文和山水画寻密叠山置石的空间意境,形成基本的叠山置石鉴赏能力。

3.在旧园林改造中通过叠一叠尝试完成富有“四季”山石意境的园林设计。

教学内容

江南园林,不是静止的建筑,不止于观赏一途。我们可以透过它,看到千年的文化,化成了园中的花木、亭台、山石、漏窗。它是古人栖息的居所,是逃避现实的港湾,是诗意的理想空间。

江南园林大单元教学,延展的不仅仅是时空,而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核心素养发展,联结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对精神世界的重建。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便是新时代学校美育的价值体现。美术课堂更具有人文性,更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立体化,综合化地感受艺术魅力。

《江南园林》呈现了六个版块的内容:更新理念——单元设计与课堂教学转型、基于文化——深度学习与设计思想传承、能力进阶——单元跟进与造型表现发展、关怀传统——创意生成与民间资源开发、综合学习——情境实践与生活审美体验、效度评价——开放教学与素养培育路径。

教学重点:了解江南园林的艺术特点,了解园林建造时的历史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江南园林如何体现诗画意境?如何体现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问题串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中国园林中的极品一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你了解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吗?

思考一:这些建筑在园林中有何作用?

思考二:江南园林与文人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思考三:园林中发现了哪些水的不同样态,给你什么感受?

思考四:你能找出文人园林中的基本造园要素?

2.活动群

中国园林以建筑为主景,建筑类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厅、堂、楼、阁、榭、亭、廊、桥等。园林建筑与一般建筑的主要区别是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

体验一:园林建筑特别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一致,在设计建造时,往往都是因地制宜,依据实际的地势地貌和周围环境来设计。

体验二:走进拙政园。感受其包含的文人情怀。

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清代学者曾以“名园拙政冠三吴”来赞誉拙政园。

体验三:在江南园林中,造园人以少量的水模拟自然界的江、河、湖、海、溪、涧、潭、瀑、池等风景面貌,追求一种风景特征的艺术真实,做到“以少胜多”。

体验四:山石、水系、建筑、植物,园的面积虽小,但文人通过曲折自由的布局,巧妙的布景、借景等手法,达到移步换景,小中见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深入研讨

1.研讨问题一:为什么要“借”?目的何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赏石的传统。所以,山石在强调自然的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江南园林多假山,其形态之美、手法之巧妙,实为中国园林之一绝。

造园必有山,无山难成园。每一方石头也都代表着一位文人独特的审美和情趣。园林不在是单纯对自然的模仿,在于是否可以凸显园林主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他们的文人情怀

表达了文人:亲近山水、寄情山水、归隐山水之意

园林也是文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寄情于石,寓意于峰

2.研讨问题二:那么文人又是如何“借”的?怎么借?

从自然之山到园林之山——我们可以理解“借”自然山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迁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即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造园手法:叠山理水

三、任务探索

1.学习任务一:一座园林历经千年必然是经过历代人不断的修缮与重建,所以我们在园林中可以看到宋代的假山,清代的亭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说文物是保留它时代当下的历史,那么园林中所呈现的是一段动态历史。废弃的园林,看了后你想说什么?

是啊,园林那么珍贵,那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进行改造……让它重新换发溢彩。

对应活动一:我在园林“叠”山石,展“四季”意象,请你结合对春山、夏山、秋山、冬山的理解,选择一景用石头叠一叠。

2.学习任务二:那么造园人又是如何表达四季山石之意?

个园的假山,号称四季假山,一园纳四季,这样的创意也是国内园林之孤例。

园主人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石料,营造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笋山如“雨后春笋”般,也寓意着“一年之计在于春”。

对应活动二:造园人化诗境为园境。

3.学习任务三:除了在自然、诗文中得到灵感,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