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端午的鸭蛋》
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又根
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我将目标2(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
活的怀想)确定为教学重点,又因为要让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
美感受美实属不易。
教学内容
分析
《端午的鸭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
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所选的这些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体会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并且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本文,了解高邮端午风俗给人带来的乐趣。
2、找出描写家乡鸭蛋的句子并深入品读,体会“味外之“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本文,了解高邮端午风俗给人带来的乐趣。2、找出描
写家乡鸭蛋的句子并深入品读,体会“味外之“味”。3、了解中国
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
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并不知道
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
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本篇课文,就是唤起学生对生活、对家乡、对自己民族
的重新审视,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操。
重点、难点
1、找出描写家乡鸭蛋的句子并深入品读,体会“味外之“味”。
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与学的媒
体选择
课件,多媒体
课程实施
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1
一、说说作者
有人说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
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寻常小物,但细细地品尝,却常有“味’
外之“味”。——《四方食事》
2
怎么理解两个“味”?
何物?何味?
3
高邮鸭蛋走进高邮道习俗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
4
何味?情之美味(请找出描写家乡鸭蛋的句子)
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
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2、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
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3、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
鸭蛋”。
5
深入品读有关描写鸭蛋的句子,体会
“味”外之“味”。
1、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
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2、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3、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
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4、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
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5、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蛋之美味情之美味
6
小鸭蛋,大滋味
本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仅仅是在闲话家乡端午的鸭蛋吗?
作者之意不在蛋,在于,对蛋久久不能忘怀,在于
,从这表现了汪曾祺__
以及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7
小结:本文借端午的传统节日,借端午的鸭蛋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就像烙印打在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上。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民族没有热情;如果,我们一味的匆忙、冷漠、麻木地活着,终有一天,我们的烙印会淡去,直至消失不见,那时的我们,“根”在何处呢?同学们,请把“根”留
住,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留住。
8
小练笔
假如现在的你是一个淘宝店的店主,想为自己家乡的节日美食做宣传,试拟一句广告词,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把自己家乡的美食
传统文化留住。把“根”留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產6万吨环氧树脂工艺设计稿毕业设计稿.docx VIP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设计 电气电路设计 电气电路设计.pptx VIP
-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1).pdf VIP
- 最全剪映教程.pdf VIP
- 4亨通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汇编.pdf VIP
- GMP 项目四:药品生产过程管理 项目四:药品生产过程管理.ppt
- 会计全套表格.xls VIP
- NB-T+10160-2019+炭化型煤NB-T+10160-2019+炭化型煤.docx VIP
- Chapter 12: 存在主义 与 文学Existentialism & Literature.ppt VIP
- 防性侵主题班会教案-防性侵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共7页).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