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浙人美版:14-童谣童画-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上册美术浙人美版:14-童谣童画-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童谣童画》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教材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话的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2.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学难点:

1.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2.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份民间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出示视频《摇啊摇》)

(1)这是一首?(童谣)

(2)这首童谣让你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以及外婆对“我”的爱。)

(3)一句话就说出了这首童谣的意境!那么什么是童谣?(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的歌谣。童谣不仅可以说出来,唱出来,还可以画出来(出示图片)。像这样用丰富的色彩,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来描绘童谣的画,我们叫它童画。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童谣童画》这一课。(出示课题)

二、欣赏交流。

(一)童谣童画配配对

1.同学们熟悉的童谣有哪些?说出来或者唱出来吧。(《两只老虎》、《小白兔》、《拍手歌》、《数蛤蟆》……)

2.大家知道的童谣可真不少!通过朗读,你能说说童谣的特点吗?(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

3.老师也有许多熟悉的童谣呢!有《纺线车》,请男生读。有《小小孩儿会唱歌》,请女生读。

(1)出示图片。提问:一首童谣,甚至是一句童谣,就是一幅好看的画,令人赏心悦目!那么谁能猜出这幅画画的是哪首童谣?为什么是《小小孩儿会唱歌》呢?(童谣中的所有内容都出现在了这幅画中。)

(2)这3幅童画作品,哪幅画的是《纺线车》这首童谣?为什么你是认为这3幅都是呢?(因为它们分别用纺线、织布、做衣裳等想象点进行画面表现。)

(3)你的眼睛真亮!我们用童谣创作童画时,可以选择一个词、一句话,或者联系整首童谣的内容创作,甚至还可以从词、句、诗中进行联想!

(二)学习任务单

1.出示童谣童画《采藕》、《荡秋千》、《秧歌》作品图片。

2.有感情地朗读童谣,欣赏童画,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童谣童画

《采藕》

《荡秋千》

《秧歌》

画面内容

表现手法

表达情感

3.讨论结束了。下面,我们一起交流这3幅作品。

《采藕》

(1)先看《采藕》这幅作品,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一位采藕的姑娘正在莲藕丛里采莲藕,她的怀里抱着满满的一筐莲藕。)

(2)可童谣里说很多人都出来采莲藕了,而且每个人都采了两筐。为什么画里只有采藕姑娘一个人,而且怀里只抱着的一筐呢?(为了突出主体。有时画多了反而使画面显得零乱而不好表现。所以我们在画时要选择最能表现内容的一个场景进行描绘,又能使画面集中而富有表现力。)

(3)这幅作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你认为是运用了添加的表现手法呢?(画面里画了小鸟和蝴蝶正在欢快地飞舞,但童谣里却没有提到。)

(4)童谣里没有提到的内容为什么还要画呢?(这样就更加突出了姑娘喜气洋洋地采莲藕,更好地表现了意境,使画面更生动。)

(5)这幅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开心、快乐的心情。)

《荡秋千》

(1)再看作品《荡秋千》。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女孩荡秋千的情景)

(2)同学们荡过秋千吗?荡秋千的感觉怎么样?(飘逸、自在)

(3)作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为什么说作品是运用了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呢?(童谣里说傻大妞在荡秋千,可作者想象力丰富,把傻大妞荡秋千时从下往上的整个过程,以及荡秋千时那种晃晃悠悠的动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4)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情感?(是啊,就连周围的小动物、星星、月亮都被女孩的快乐情绪所感染,童年是那么无忧无虑,是那么快乐。)

《秧歌》

(1)最后看《秧歌》这幅作品。说说画面里都画了些什么?(插秧时节,人们繁忙、热闹的情景。)

(2)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说是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画面中红色作为主体色,充分表达了人们插秧时节繁忙、热闹的气氛以及他们欢快的心情。画面里还用到了绿色,我们知道红色和绿色是一组对比色,强烈的对比,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3)表达情感:表达了插秧时节人们热烈、欢快的心情。

(4)是啊,一幅好的童画作品不仅要在构思上花心思,还要在色彩表达上下功夫。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下,选择与之匹配的色调!

(三)欣赏感受

1.出示《种莲子》、《拉罗罗》、《点点窝窝》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