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董氏宗谱谱序。流坑谱序1》七.pdfVIP

《各地董氏宗谱谱序。流坑谱序1》七.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地董氏宗谱谱序。流坑谱序1》七

流坑修谱以元末为开始计算:

1,元修谱,董有庆嗣孙有庆令弟天泰持以谒吴文正公,因请

序之。元末战乱,暨丙申(元至正十六年1356)乱,谱牒亡散几尽。

虞、揭、刘“诸名公序、跋”,分别是元代虞集《董氏秋祀祠堂记》

(虞文靖公《秋祀堂记》),萧泉养《董氏衣冠袭庆图跋》,揭徯斯

《董氏衣冠袭庆图又跋》,刘岳申(刘申斋)《跋董氏谱》,诸名公

序、跋,元至顺癸酉(1333年),嗣孙有庆令弟天泰持以谒吴文正公,

因请序之。……”;至元丙午(应该是:至正丙午年公元1366年),

有庆始续修之,兵乱而废。

而《董氏新谱序》记载:“原谱刻于宋,以司徙为一世祖。至元

丙午(应该是:至正丙午年公元1366年),有庆始续修之,兵乱而废。

乙巳(实指洪武八年乙卯年1375年),知县尚与县丞养性润色之。洪

武丙子(公元1396年),复与桂林刊行之,凡十有六世,是为旧谱。

成化丙午(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公元1486),御史时望准东里杨公新式,

先修桂林一派于前。正德辛未,象继修校书一派于后。嘉靖辛卯(153

1年),润等复辑理之,凡二十有六世,是为新谱云。”

《乾隆辛丑重修谱序》记载:“考乐安于元季(注:属于元末修

谱)时天衢公修者,曰:原谱;尚公修者,曰:旧谱,自明洪武至成

化御史时望公续修而未卒业,宏治间司训续修,校书一派。然皆略而

未备;嘉靖初庠士润则合通族而修之。谓之新谱。虽备于前而制犹未

尽善。迄嘉靖末,谱所弗录者,四十余年又值辛酉(1561)流寇祠燬,

谱亦散亡;迨万历七年((1579))已卯刑部正堂燧致政归,慨谱缺修

巳久,因思雪峰公谱例中一图一传之说。格而未行时大足县极久归田,

御史公裕亦按秦还复续修。之谓重新族谱。今首卷吾泉溪尚有存者,

序、跋、表、传。前颇全,后多缺,简前辛巳年(乾隆辛巳年(1761))

有流坑庠士谟烈族,彦仪、彩有常以联谱事,来得彼所携诸箧中者核

对之无殊也。”

那么,《董氏新谱序》记载:“原谱刻于宋”与宋谱应该是董槐

谱,宋,元谱为原谱。原谱。那么,流坑自己修谱则以元末开

始计算时间。而《乾隆辛丑重修谱序》以“原谱尚公修者”应该列为

旧谱。

2,明初洪武修谱,洪武丙子(公元1396年),复与桂林刊行之。

洪武年号:1368年-1398年。癸卯春(董友善,洪武四年(1371)

征至京师,后任武进知县,意外购得族谱。癸卯春洪武四年(1363年)

董有善购得《宗谱》,意外购求的经历。并在此基础上,经众人之手,

终于在明初洪武年间修成正式刻谱。董友善,文晃公房洙派第十五代

孙,名尚,洪武四年(1371)征至京师,后任武进知县;董养性,文

肇公房十五代孙,洪武四年以通经儒士征至京师,中选,授四川昭化

丞,摄剑州事;董桂林,文肇房16代孙董季敏,“号桂林”(嘉靖间,

特建桂林小宗祠致祭,并为之建“丛桂流芳坊”。季敏五子,其中三

人在嘉、万年间已派衍出守斋、中岗、毅斋三大房,人数众多。),

无官宦履历,但以倡修族谱保障祠祀而受族人赞扬。明成化丙午(148

6)董燧之祖父董时望(撰《董氏衣冠袭庆图又跋》)修桂林一派的谱

牒,是“准东里杨公新式”,指是是仿照明中期长期辅政的大学士杨

士奇(江西泰和人)的家谱。旧谱自明洪武至成化御史时望公续修而

未卒业(是为“旧谱”)

3,明嘉靖丙申(1536)修谱。邹守益《董氏新谱序》,嘉靖辛

卯(1531),嘉靖初庠士润则合通族而修之,润等复辑族谱。嘉靖辛

夕卯(1531)修成的刻谱。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开尧《董氏世

次考》,《董氏仕官记录跋》。嘉靖辛夕卯(1531)赐进士及第南京

礼部主客司郎中前翰林国史编修经筵官安成邹守益书《董氏新谱序》

首次改动董合的迁徙时间:“赠司徙公合,当五季开平初,始迁流

坑。”(至万历十年(1582)董裕《本源考》则采取模糊的记载:

“唐末裔孙连徙自临川扩源,五季时连仲孙合徙流坑”)。如是,则

超越董谦的迁徙时间。“新谱”

4,万历十年修谱。董裕,董燧、董极。万历族谱所载董极所撰的

《重新族谱事略》,万历十年(1582)《云盖乡董氏族谱序》、万历

七年(已卯岁公元1579年)董裕的《《居徙考》》,万历十年董裕的

《本源考》,董燧的《宗派志·明·董燧》“重修新谱”

5,清朝:《重修谱序》:“辛巳年(乾隆辛巳年(1761))有流

坑庠士谟烈族,彦仪、彩有常以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