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验教学 提升科学素养 论文.docx

聚焦实验教学 提升科学素养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焦实验教学提升操作技能

--以教科版四上《让小车运动起来》为例的教学思考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科学课堂中必不可少。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利用学生手头的实验素材包,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呢?本文通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阐述和反思。

[关键词]:实验教学操作技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小学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于管理,实验教学前需要大量备课和素材的准备,实验效果不明显,因而更多的教师便忽略实验教学环节,仅仅讲授科学知识,从而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那如何解决如上问题,如何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呢?本人通过教学,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师生实验教学意识,保障教学效果

为了保障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作为教授数学和科学双门学科的教师,首先我对自己提出要求,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必须带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实验过程,充分利用好学生手里的实验材料包,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过程体会当一个小小科学家。在这过程中,学生有所得有所收获,这更激励我坚定科学实验教学的信念和信心。

同时,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在开学初我和同学们强化课堂纪律意识,约法三章。课前布置的材料一定按要求准备好,课堂的纪律要求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举手),动手不动嘴(动手操作),该动嘴时必举手(讨论)。为了提升小组合作团结能力,在分组上进行合理分配,开展2+2+2合作模式,每组由两名活泼积极的学生带两名学困生,配合两名中等生。从科学第一课开始就分工合作,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让小车运动起来》这节课中,一名同学任组长协调安排各项活动,一名同学进行材料保管和收集,一名作为驱动员,负责释放小车,一名作为计时员,还有记录员,接车员,防止小车摔地摔坏。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这也使得课堂纪律有序不乱,为教学效果添砖加瓦。

二、加强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注重教学反馈

英国的心理学家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讲给他们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提出“三个及时”要求,有疑问及时提出,及时讨论,及时解决。鼓励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问题再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1.实验素材重修整

课前精心准备实验材料是做好实验的重要前提因素。合适有用的材料关系到学生是否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和能否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影响到数据收集及整理,更影响到学生对信息的正确分析和探究。本着充分利用学生手头教材配套材料包的原则,我在《让小车运动起来》这节课中,学生统一使用发放材料包里的小车。但是这样的小车车身为塑料制品,车身较轻,结构松散,在小车驱动行使过程小车不稳容易倾斜,甚至倾倒。因而,在课前我让学生提前检查每组的材料,推动小车,试一试小车性能时,很多孩子发现了这个问题。若将小车重新修整,加重自身质量,利用细绳将车架进行一定的捆绑,小车将不再左摇右晃影响实验效果。这样便及时解决实验材料会出现的问题,避免占用上课宝贵的时间。有的小组还想到在车架上捆绑橡皮,用这样的方式加重车身,不至于一两个垫圈就拉动小车快速行进,导致无法计数,为接下来顺利探究小车快慢实验埋下一个伏笔。

问题引导有方向

好的课堂注重问题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标的熟悉对教材的熟稔,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节课中,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因此第一个学习任务就是让小车动起来。学生很容易想到利用垫圈使小车动起来,但在分析这是什么动力时,教师的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听了一节课中,老师是这样提问的:“力是如何传递的?”孩子们是大多数是这样回答的,力是通过绳子向下传递,又沿着绳子向上拉动小车的。尽管孩子们明白是重力,但是重力方向向下,小车的运动方向是向前的,因而在表述和分析上容易混乱。因而在我上课时,将问题换一种方式询问:“拉力是怎么产生的?”学生明确了问题的方向,分析重力与拉力的关系,再关注到不同位置上的绳子上“力的方向”,这样可以避免力传递的误区。

自主实验“放”有度

本节课的实验在垫圈演示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加重后的小车动得很慢,从而提出第二个任务:让小车动的快一些。若直接让学生开始想办法,做实验,学生是知道垫圈越多运动越快。但如何具体实施实验呢?例如垫圈怎么放,是扣在绳子上还是用挂钩,用挂钩的话,怎么知道是挂钩的重力拉动小车启动,还是垫圈的重力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