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pdfVIP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

长贡献的测度

作者:王闯

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12期

内容摘要: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

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

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经

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

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

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

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贡献率

引言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纪元。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再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

成,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中,我国人民的生活

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济总量保持着快速、平稳、持续的增长,并为全世界经济的增

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什么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便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郭庆旺、贾俊雪(2005)估算了我国1979-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

率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做出了分析,认为1993年以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涨有跌且

波动剧烈、频繁,1993年以前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后出现攀升势头;1993-2004年间我

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

入。舒元(1993)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1952-199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结论是全要

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02%,对产出的贡献率为0.3%。王小鲁(2000)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了

我国1953-199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1.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9%。易

纲、樊纲和李岩(2003)提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证据,包括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技

术进步、人力资本素质不断提高等。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加和技术的进

步。虽然在模型中技术进步被看作是外生的,但是索洛认为只有持续的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

龙源期刊网

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将运用索洛模型和索洛余值法研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全要素生

产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了探索和改革的过程,经历了国家政策方向

的转变和各种经济制度的变迁。为了便于研究,本文综合参照经济史学家对这一时期的分段方

式,将1978-201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85-1991年为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

面展开阶段;1992-2000年为第三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2001-2010年

为第四阶段,是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

模型、指标与数据处理

(一)模型设定与假设

本文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假设投入生产的要素只有资本K、劳动力L和技术A,并假设生

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αLβ。

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和便于研究,假设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即资本的产出弹性与劳

动的产出弹性之和为1,α+β=1。

宏观经济学家们对美国及世界多国的经济增长进行核算,普遍认同资本的产出弹性约占

1/3,劳动的产出弹性约占2/3,据此,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也假设α=1/3,β=2/3。

综上,本文的产出函数设定为Y=AK1/3L2/3,并将产出与增长中不能由资本存量和劳动

力的增长解释的其他部分归结为全要素生产率A。

(二)指标的构造

本文中需要测算的指标有三个: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和技术进步对经济

文档评论(0)

152****5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