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的第一步――采集病史】病史采集模板.docx

【临床思维的第一步――采集病史】病史采集模板.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临床思维的第一步――采集病史】病史采集模板

【临床思维的第一步――采集病史】病史采集模板

思维方法病史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与健康状况有关的资料。医生向病人询问病史是诊断疾病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临床诊断思维的起步。通过病史询问不但可以摸清病情,而且可以为诊断或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典型案例

晕厥与左房黏液瘤

某院内科曾收治1例以咳嗽、气喘、心慌为主诉的56岁男性患者。入院体检:体温、血压正常;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心率92次/分,律整,心尖区有2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有散在干音。关心检查:白细胞11×109/L,心电图大致正常;X线胸透见双肺纹理增粗。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抗感染和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出院。

回家5天,病人入厕时晕倒,再次来院。入院检查:血压140/85mmHg,心率94次/分。心电图检查:Ⅱ、Ⅲ、 avF导联可见ST段异常。诊断为冠心病。

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大约是第 5天晨入厕时,病人再次发生一过性晕厥、

胸闷,家人马上为其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缓解。

次日,教授查房时,追问病史,方知其晕厥病史已有 5年之久,每年发作2~4次,多在蹲位起身时出现,不适感短时间即可消失,故一直没有重视。据此病史,又详细地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病人心尖区有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并随体位改变而有变化。教授指示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结果示心脏各房室正常大小,左心房内有2.8cm×2.2cm强回光团,随心脏收缩与舒张摆动。据此诊断为左房赘生物,左房黏液瘤。转至胸外科,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知识链接

病史是一幅健康动态图,是我们寻踪病因的重要线索。

采集病史须执行严格的问诊程序,才能取得完整的资料。问诊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和家族史。

人的健康状况是一个连续的运动状态。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往史是患者既往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深入的问诊,可生动地描绘出健康动态变化,从而帮助医生发现既往疾病与目前所患疾病的密切关系,“顺藤摸瓜”,找出病因。

病史采集过程提示

临床症状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了解病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是发现疾病的轨迹、寻找病因的重要手段,因此,采集病史是临床思维活动的第1步。

充分认识临床思维的条件限制临床思维具有难以克服的5个问题:①严格的时间限制――限定时间的准确判断;②临床资料的相对不完整――除非尸体解剖加以证明;③临床思维的路径模糊――直觉和思路的跳动;④个体的特别性――不同个体有较大的反响差异;⑤病程的动态变化――机体功能时时刻刻在改变。

在这里,临床资料的相对不完整,是我们思维的根底。就是说,一方面要生疏到“临床资料的相对不完整”,是无法回避的必然的现实(除非病人死后进行尸体解

文档评论(0)

183****2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