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数学》-试讲真题汇编.pdf

2024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数学》-试讲真题汇编.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数学》试讲资料

-

1.题目:等差数列

2.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讲清等差数列的概念;

(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

(4)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过对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猜想、

推理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的能力。

3.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

善于总结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难点: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堂初始,教师在课件上呈现问题: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

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20支,问:自

下而上第50层放几支?放88支铅笔的是第几层?由此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环节一:初步感知

教师PPT展示题目:

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

0,5,10,15,20。

②女子举重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

kg):48,53,58,63。

要求学生观察,教师提问:你能从中发现哪些规律?学生归纳和概括:以上三个

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每个都具有相邻

两项差为同一个常数的特点)。

教师由此引出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

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

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教师提问:根据等差数列定义,你能发现等差数列的那些特点呢?要求学生小组

讨论交流。明确①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②对于数列{an},若an-

an-1=d(d是常数),n32,ni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为公差;③若d=0,

则该数列为常数列。

环节二:认识等差中项

教师提问: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应

满足什么条件?根据定义,学生得出结论:由于a,A,b组成了等差数列,因此

(ab)

A-a=b-A,因此可以得出A。

2

此时教师指出,A叫做a,b的等差中项。教师出示数列:0,5,10,15,20,

要求学生观

察数列,结合等差中项的概念,提问:你能从中发现那些特点?师生共同得出结

论: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

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环节三:认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提问:假设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a1,公差为d,我们能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式子

表示出每一项?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请小组代表回答:首先根据等差数

列的定义得到a2-a1=d;a3-a2=dan-an-1=d;a2=a1+d;a3=a2+d=a1+2d依此类

推,可以得出首项是a1,公差为d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三)巩固练习

教师选取教材中的3个例题,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练习、拓展练习和综合练习。

(四)课堂总结

提问学生: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收获,进行总结梳

理。

(五)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做课后习题;

2.拓展作业:上网查询有关等差数列的数学故事。

板书设计:

1.题目:正弦定理的应用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把握重点;

(2)引导学生运用正弦定理解决问题;

(3)授课思路要具有条理性、注重师生互动;

(4)合理板书,字体清晰,并与讲解相结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边长与对应角度正弦值的数量关系,能够运用正弦定理解决诸多几

何问题。

2.在运用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体验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形结合的

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牢记正弦定理一般公式,并能够熟练应用。

2.难点:运用正弦定理

文档评论(0)

鸡排饭加个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考试达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