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VIP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

一、诊断

1、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⑴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⑵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⑶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符合。

2、疾病分期

⑴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动患肢,影响睡眠。

⑵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⑶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无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气虚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无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

定位旋转扳法:以向右旋转为例。患者坐位,医生站于患者后方,先做好放松准备手法。然后以左手拇指指腹推顶在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或横突)旁,用右手(或肘窝)托住患者下颌部。嘱其颈项部放松,低头屈颈15~30度,然后嘱患者顺着医生的右手在屈曲状态下向右慢慢转头,当旋转到最大限度而遇有阻力时,医生顺势施以快速的向右扳动,同时,推顶棘突的左手拇指向右用力推压,两手协调动作,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有时医生拇指下亦有轻微的位移感。

(二)针灸疗法

1、针刺法:与针灸和康复科配合在急性期优先考虑使用针刺方法进行止痛,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腹针、头针、手针、火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牵引疗法

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四)特色技术

1、中药熏蒸:选用五加皮汤中药熏蒸。

2、中药外敷:增加中药热奄包(五子散)外敷。

3、中药塌渍

4、中药离子导入

5、药熨法

6、耳穴压豆

7、微波治疗

8、激光治疗

(五)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痹阻证

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蒿本10g??防风10g

甘草(炙)1.5g?川芎10g?蔓荆子10g

加减:偏寒湿者加干姜5克;苍术15克.

2、血瘀气滞证

主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

?桃仁9克、红花6克

加减:少尿者,加猪苓、茯苓、车前子;大便秘结,加大黄。

3、痰湿阻络证

主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克?白术10g天麻5g?陈皮10g

茯苓10甘草(炙)5g?生姜2片?大枣3个

蔓荆子10g

加减:虚者,加人参10g。

4、肝肾不足证

主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干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9克

泽泻9克,丹皮9克

中成药:(补肾)通痹丸,金乌骨通胶囊,护骨胶囊等补益肝肾

文档评论(0)

duom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