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孔厥小说创作的二重倾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安时期孔厥小说创作的二重倾向

摘要:在解放区的延安,孔厥有过一段生活经历,也创作了不

少作品,他对陕北百姓生活的关注是细腻的,对陕北农民的生活是

同情的。同时,他的一些创作也是附和了当时党对文艺工作者创作

的要求,文艺深入到大众,歌颂工农兵,歌颂党,文学为工农兵服

务的方向都有所体现,他此时的创作主要体现在对陕北民间女性生

活受压迫的揭露和对农民中的“英雄”的歌颂。孔厥在延安时期的

功绩是不能与他后来的脱党相提并论的,肯定他在特定时期的成就

是有一定意义的。

关键词:暴露;歌颂;孔厥

中图分类号:i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

12-0208-02

孔厥,一个在现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中被忽略了的名字,很少有人

会重视他,甚至有多少后来者不曾知道他的性别。他如同大多数被

埋没的作家,他的名字渐渐地被遗忘。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重

新沉淀中国这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民族史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厥

也曾一度辉煌灿烂过。作为一名文学家,他有他不可磨灭的文化人

的存在价值,尤其在解放区的延安,这里不仅重塑了他的人生追求,

更是成就了他的创作里程。当时的孔厥在延安也称得上是一位多产

的作家,他写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符合革命需要的作品,其

创作大致倾向于两种类型,即暴露与歌颂。

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特别是全面抗战开始后,延安一下子

成了多数中国作家、青年心目中的抗日、革命“圣地”。他们历经

千辛万苦来到延安,不仅怀着抗战的激情,还有对于民族未来的诗

意的想象,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不仅想着为抗战奉献,而

且希望借抗战之机重塑民族灵魂(启蒙)——抗战救国成为一代人

的梦想。新的群体的涌入,在给延安这片红色土地带来新鲜血液。

而孔厥就是这众多作家之中的其中一位。

一、暴露性小说的创作倾向

孔厥暴露性小说脱离了对革命队伍中不良现象的暴露,而是深入

到底层百姓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关注到了陕北农村生活中的女性的

困苦命运,描写解放区的一个阴暗的角落,即女性生活的困境。

作为一个在北方生活的江南文人,孔厥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又在

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文人或以美人自喻或“怜香惜玉”的传统,所以,

在他的作品中,不时闪现着女性的影子,表现出对女性的特别关注。

而《苦人儿》中表现出的对于人性的关照,显示出孔厥的创作与延

安文学界主流意识形态间的不同,对于陕北农村落后的传统观念予

以揭露和讽刺,暴露出了解放区不和谐的一面。《苦人儿》主要描

写了一个农村女人的苦难命运、主人公贵女儿16岁被贩卖给一个

“可还是缩着面颊,凸着颧骨,一副猴相儿,瘦的成干,黑黑的,

带青的,他穿上黑丝布袜裤,束上红腰带子,他也还是掉着手儿直

着腿,慢来慢去,一副死样儿”[1]的丑相儿当老婆,虽然解放了,

但是她仍然无法逃脱这种旧式命运。原因很简单,“旧社会卖好的、

童养媳的、小婆姨的、还有人在肚子里就被“问下”的……”[2]

解放了,丑相儿还拿那张象征着贵女儿的耻辱与不安的卖身契当宝

贝,可见这种压迫对男子和女性命运都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另一方

面,女性深受封建观念、亲情的困扰,真正走出牢笼不可能那么轻

而易举。贵女儿的悲剧并不仅仅是封建包办婚姻造成的,虽然有“旧

根儿作下多大孽呵!”[1]的题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地主赐予的

一纸婚契,更是父亲那不可突破的观念“不管说上天,说下地,总

是当年红口白牙说定的,说出口了,不能反悔,好人儿一言,好马

儿一鞭!”“咱们不吃回头草,人仗面子,树仗皮,脸皮要紧。他又

是这样好的人,不能欺老好……”[1]。还有贵女儿看着丑相儿而

心力交瘁的不忍。在小说中,作为受害者的贵女儿对父亲,对丑相

儿没有多少怨言,相反,更多的是同情,丑相儿“他没老也像个老

人了,他不憨也像是憨憨的了,好同志哩,他做过啥孽呀”?却罚

他这样子!”[1],即使是被砍伤,贵女儿也说“我不怨他的,我不

怨他的,他也是个苦人儿……”[1]在这里,贵女儿把一切的不幸

都归根于自己的命运,她承认自己的命苦,是命里带来的,她没有

了对生活的反抗,只是顺从的忍受。她的不幸,不仅根源于封建残

留下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束缚,更是来自女性自我的安

于现状,随波逐流的生存状态。

从贵女儿的生活遭际之中,我们看到了存活于解放区的明朗天空

下的阴暗一面,在农村中,人们的落后意识依然根深蒂固,并且仅

仅束缚着年轻一代的女性,她们依然是受苦受难的命运,解放区迎

来的艳阳天最多也是赋予了男人们的明亮,而女人依然是女人,女

人依然遵

文档评论(0)

135****35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