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课堂学习成果的评价路径
摘要:针对中学地理课堂学习评价中普遍存在“重学习行为,轻学习成果”的现象,本文以“森林的生态效益”主题教学为例,通过课标、情境和问题的处理与融合构筑评价基础,通过师生的分工和协作设计评价量规,通过以评促学、赋分评价和增量评价的实践拓展评价应用领域,提出了基于SOLO分类理论开展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实践路径,为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出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中学地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SOLO是“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的英文简写,中文译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OLO分类理论将学生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的回答,按照理解水平划分成五个不同的层级[1]。基于该理论,教师可对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水平分级,对每一个水平层级学习成果的思维特征进行归纳。以此为参照,对实际的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剖析和分级,获得学生学习成果水平分级的“证据”和“结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践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开展基于“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分类理论的思维结构评价[2]。
一、多种要求融合,构筑评价基础
信息丰富且畅通是高效学习场域的重要标志。学习情境承载着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取和应用的信息,探究问题引导着信息流通的方向和密度。两者协同交互,为学习活动提供支撑,为学习评价构筑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际、具体的学习背景,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同时,在学习情境中布置任务,并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促使信息更加畅通。
以“森林的生态效益”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如下情境并布置任务。情境:我国云贵高原地区以家族聚居形式形成的某传统村落,背靠高山密林,生活和生产用水取自从山上流下的溪流。几百年前,该村落就规定:“所有人不得上山砍树,以免触怒山神,降下灾害……”。学习任务:从地理角度谈谈对这条族规的理解。
1.课程标准支撑,活动有据可依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学习活动的开展,应有利于学生落实课程目标,达成内容要求。上述情境与探究问题很好地渗透了地理核心素养,并覆盖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地理1“水循环”“自然灾害”、选择性必修1“地表形态”“陆地水体”、选择性必修3“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相关内容要求[2]。
2.情境适度提炼,信息精准传递
为了学生能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学习情境应该来源于现实,且兼顾情境的“真实性”和“可阅读性”。为了保证情境的真实性,不宜对情境进行过度地抽象,以免“越俎代庖”,限制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自由度;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的表述应尽量通俗易懂,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上述情境中提到的“族规”内容,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表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人地协调观的朴素体现。情境的语言表述对中、小学生基本不会产生阅读障碍,能保证学生对情境的充分理解。
3.情境内容丰富,要素关联密切
要素关联是发展地理综合思维的基础。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涵盖自然和人类社会领域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上述情境中不仅涉及位置、地貌、气候、生物、河流、自然灾害等自然地理要素,还涉及聚落、生产、生活、地域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众多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构建地理逻辑思维体系。
4.探究问题开放,思维兼收并蓄
在开放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容易被局限在一个特定“领域”,从情境中获取信息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对自身内在知识体系的扫描覆盖面更广,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发展更高理解水平层级的思维。上述探究问题“请从地理角度谈谈对这条族规的理解”的限制性条件是“从地理角度”,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并提供了相应的探究空间;问题没有规定必须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并对结论开展探讨和论证;在地理学科价值观念引领下,通过思维的收敛,得出一致性较好的回答。
二、多元主體协作,设计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是进行学习成果评价的参照与依据,评价量规的品质决定了学习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评价量规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和目标,帮助学生达成“高质量”的学习,也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以更好地达成地理课堂教学高效率[3]。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和评价,可以通过学生、教师之间的共同参与、双向互动来设计评价量规。
1.学生学习、践行相关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知道较高的理解水平层级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时,学生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在刚接触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评价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