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

摘要:本文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结构,阐述了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方面的观点,并对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流体剪切力、溶解氧浓度、沉降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温度以及有无诱导核存在。同时,指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论文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影响因素,性能

好氧颗粒污泥是在好氧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细胞自身固定化颗粒。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较高的生物量和在高容积负荷条件下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等优点,因此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对于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理尚存在许多未知领域,这成为阻碍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工业化的限制因素,也引起了我们广泛学者的兴趣。

1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结构

1.1形态及结构

好氧颗粒污泥的外观与絮状污泥截然不同,用肉眼可观测到,好氧颗粒污泥颜色一般呈橙黄色,具有相对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外观,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有光滑的表面,边界清晰[1],粒径一般在0.3~3mm之间,颗粒污泥的形态系数稳定在0.45,纵横比为0.5~1.0。在放大镜下即可观察到颗粒污泥表面有一些空隙,这些空隙被认为是底物与营养物质传递的通道[1]。

1.2沉降性能

好氧颗粒污泥的沉淀性能决定着反应器固液分离的效果,由于好氧颗粒污泥以密实的颗粒状存在,其SVI为12.6~64.5mL/g,(一般在30mL/g左右),而普通活性污泥的SVI在100~150mL/g,大大低于普通活性污泥的SVI值。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与其粒径有关,一般为30~70m/h,而传统的活性污泥的沉降速率为8~10m/h。可见,好氧颗粒污泥有着良好的沉降性能。沉降速度的提高,不仅可以缩短沉降的时间、减小沉淀池的体积,而且可以提高反应器内微生物的浓度,微生物浓度提高可以获得较高的污染物降解速率。

1.3比重与含水率

好氧颗粒污泥的比重一般在1.004~1.008左右,含水率一般为97%~98%,低于普通活性污泥(含水率99%以上),即采用好氧颗粒污泥比普通活性污泥的污泥量至少减少一半。

1.4比耗氧速率

比耗氧速率(SOUR)指单位重量的微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它是评价污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好氧颗粒污泥SOUR一般大于40mgDO/gVSS·h,随着水力剪切力的增大,固液界面DO传质作用和微生物呼吸作用得到加强,SOUR相应提高。Liu[2]等研究发现在内源呼吸阶段,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的耗氧速率相差不大,分别为10.07、8.36mgDO/gMLSS·h,而在基质降解过程中耗氧速率分别高达41.90、18.32mgDO/gMLSS·h,为内源呼吸阶段的4倍和2倍,可见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微生物活性。

1.5结构

YuLiu等[3]通过电镜观察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呈层状结构,一般2~3层,外层比内层密实,厚度小。由于溶解氧以及废水中的基质在各层的浓度不同,造成各层的微生物种类不同,功能也不同。

BeunJ.J.[4]等在SBAR反应器中培育出了颗粒污泥,用刀片把颗粒污泥切成两半,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一般情况下颗粒污泥分为两层:颗粒中心直径约为1.7mm,外层大约为0.4mm厚。外层结构相当密实,颗粒中心相对于外层是毛茸茸的胶体状结构且比较透明。

2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性能的影响因素

2.1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迄今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尚不深入。目前,对于无诱导核情况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达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在初始时,丝状菌缠绕搭成框架,微生物不断沉着在框架上并繁殖生长,通过控制操作条件最终形成颗粒污泥。然而在从丝状菌占优势到规则颗粒形成的过程,还是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丝状菌形成三维框架,微生物积累于其上,由于流体剪切力、沉降时间、选择压等作用,使密度小、沉降性能差的絮体不断从表面洗脱,流体与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使光滑的颗粒表面得以形成。颗粒在流体的不断冲击下,作为框架的丝状菌也不断从表面被洗脱,最终形成密度大、沉降性能好的颗粒污泥。在好氧、厌氧颗粒中发现有少量丝状菌,证明颗粒的这种形成机制是存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4],真菌很容易在丝状菌框架上形成小球,该小球对其他微生物起固定化载体的作用。但该小球不像规则光滑的颗粒那样具有紧凑的结构,而是比较松散。在剪切力作用下,沉降性能差的絮体从小球表面洗脱,经过沉降时间的选择压作用被排出反应器。而那些没有被洗脱的微生物以小球为附着点不断积累,增长繁殖。随着小球体积增大,传质阻力增大,限制了氧的扩散,最后小球解体。此时,在小球载体上由不同菌种形成的颗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