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跨学科之美融素养之行
一、遵循“知—行—做”思路,设计学习任务
“江城的桥梁”跨学科研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出发点,重点发展学生运用不同学科思维创新性地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信息科技、劳动等学科。结合学情特点,学校设计了三大学习任务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活动。
任务1“世界桥梁艺术赏析”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借助语文课“桥梁朗读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搜集资料、参观桥梁博物馆等方式,获取关于世界桥梁的知识,交流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桥梁知识,并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参观世界桥梁艺术展。活动二:借助美术课“千姿百态的桥”,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图片了解桥梁发展历史及桥梁的功能。活动三:借助信息科技课“桥梁讲解员”,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实践,运用Word中的各种工具,制作桥梁宣传海报。
任务2“武汉桥梁微科考”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借助数学课“桥梁中数的认识”,教师出示多座桥梁数据,引导学生感受数在桥梁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动二:借助数学课“桥梁中的图形”,教师以江城桥梁为素材,引导学生在“说一说”“画一画”中逐步形成几何直观,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活动三:借助科学课“认识桥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如何让桥梁既能承重又方便通行,了解我国高超的造桥技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任务3“桥梁设计与制作”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借助劳动课“我是小小桥梁建筑师”,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木桥,了解木桥的制作方法,初步养成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活动二:借助信息科技课“桥梁讲解员”,教师引导学生编程,设计讲解桥梁知识的“机器人讲解员”。活动三:借助英语课,师生共同设计“Bridges?in?Wuhan”主题学习活动,以“课后学习+特色作业”的形式,丰富学生跨学科学习的形式与内容。
二、依据学生认知逻辑,开展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实施应有整体观,各学科的授课内容和顺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各自为政。在“江城的桥梁”的教学中,各学科教师按照以下顺序和时间进行学科授课:美术(20分钟)、数学(两节各20分钟)、语文(20分钟)、科学(20分钟)、劳动(20分钟)、信息科技(20分钟)、英语(20分钟)。
第一节是美术课“千姿百态的桥”。教师以介绍武汉桥梁的视频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千姿百态的桥”。接着,教师播放小溪流水声、江水奔流声、海水翻腾声、繁华街道上的汽车鸣笛声,让学生想象这些地方会出现什么样的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桥梁的造型特点、功能,说一说自己看到过哪些不同造型和功能的桥梁。最后,师生共同欣赏悬崖峭壁上的桥和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让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感受我国的桥文化。
第二节是数学课“桥梁中数的认识”。在欣赏桥梁之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在桥梁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教学目标有3个:通过“比大小”活动,让学生感受我国桥梁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借助丹阳昆山大桥的数据,强化数的表示、数的改写、单位换算等;了解我国桥梁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在桥梁建设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三节是数学课“桥梁中的图形”。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本节课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主要教学目标有3个: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桥梁,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所学的几何与图形知识了解桥梁结构,建立桥梁与图形的关联;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四节是语文课“桥梁朗读者”,第五节是科学课“认识桥梁”,第六节是劳动课“我是小小桥梁建筑师”,第七节是信息科技课“桥梁讲解员”,第八节是英语课,开展“Bridges?in?Wuhan”主题学习活动。这些课均紧扣研学主题,采取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依托三层组织结构,完成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检验跨学科实践课程开设效果、保障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课程评价贯穿始终,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层面的全流程评价、教师层面的反思性评价、管理层面的点评式评价。
1.学生层面的全流程评价
跨学科实践课程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据此,“江城的桥梁”跨学科研学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部分。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其他学生的研学表现,如在科学课“认识桥梁”中,学生对各小组在资料整理、任务分工、学习态度、学习贡献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记录与反馈;另一方面,客观评价学生研学成果,如在劳动课“我是小小桥梁建筑师”中,各小组成员对其他小组制作的木桥进行点评。学生在自我评价与同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概念1 Lesson 135 课件完整版.ppt
-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PPT课件.pptx VIP
- 扬州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形象设计师(高级)理论考试题库资料(浓缩500题).pdf
- 公共营养师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doc
- 运动安全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docx
- 黄色简约风日本人文艺术欣赏介绍日式常规PPT模板.pptx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真题汇编(六十题有解析有范文).doc
-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教师 .pdf
- Samsung三星27英寸全高清曲面液晶显示器C27F591FDC中文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