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鼻息肉*概念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特征:炎症黏膜上带蒂或广基的高度水肿的炎性组织。*发病情况成人发生率1%-4%。好发30-60岁,儿童较低。男女比例≈2:1-4:1之间*病因感染、非感染性炎症、解剖异常、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可能的病因:1.中鼻道微环境变化学说——局部间隙狭窄、黏膜肿胀、血流减少,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2.变态反应——大多数息肉为嗜酸性细胞大量浸润;鼻息肉与哮喘密切相关;临床与过敏的体征及症状相似。3.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合并息肉多为双侧,常反复接受手术治疗。4.遗传:????????*症状多为双侧发病,双侧鼻塞,渐加重为持续性,闭塞性鼻音,打鼾黏液或脓性涕嗅觉减退或丧失阻塞咽鼓管耳鸣、听力减退影响鼻窦引流鼻窦炎*体征鼻镜或鼻内镜:单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淡黄或淡红色的半透明肿物,带蒂或广基触之柔软,不痛,不易出血巨大或复发鼻息肉者可致鼻背变宽,形成“蛙鼻”鼻腔内可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蛙鼻*并发症支气管哮喘——鼻息肉组织细胞因子支气管粘膜鼻窦炎——由中鼻道与鼻窦黏膜连续/窦口阻塞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息肉增大/并发鼻窦炎压迫/刺激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作用于产生导致呼吸粘膜嗜酸细胞增多性炎性反应*诊断病史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首选鼻窦CT冠状位和轴位扫描*鉴别诊断(一)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原发于上颌窦,滑向后鼻孔,可突至鼻咽部。术后复发倾向。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多为单侧发病,表面粗糙不平,触之易出血,色灰白或淡红,可恶变。依靠组织病理学确诊。鼻咽血管纤维瘤——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反复鼻出血病史,原发于鼻咽与鼻后孔交界处,基底广,多为单侧,表面可见血管,色红,触之较硬,易出血。*鼻腔恶性肿瘤——单侧进行性鼻塞,反复少量鼻出血或有血性脓涕且有臭味,同侧上牙齿或面部麻木、剧烈偏头痛,必须对鼻腔新生物活检鼻内脑膜脑膨出——多发生于新生儿或幼儿,肿块多位于鼻腔顶部、嗅裂或鼻中隔的后上部。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有弹性,单一肿物,可有清亮鼻溢液。颅骨侧位或颅底位X线片、CT、MRI有助诊断*治疗:激素治疗①局部糖皮质激素适应症初发较小息肉,或鼻息肉手术前后,或伴有明显变态反应因素者用法喷鼻,每日清晨1次,或每日两次作用改善由鼻息肉导致的鼻部症状②口服激素治疗*治疗: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者;合并多发或复发性鼻窦炎者;术后广泛复发者*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起源于上颌窦(内侧壁最多见),经上颌窦副孔或自然窦口突出并垂至后鼻孔鼻咽部的一种息肉样病变多发于青少年、儿童,病因未明组织学:根部常为囊肿,息肉组织内多为黏液腺泡*临床表现症状——单侧鼻腔阻塞。鼻内异物随呼吸活动,呼气时甚。当脱垂至鼻咽部且息肉较大时,可致双侧鼻塞。影响软腭运动时,可致发声变化。体检——前鼻镜:灰白色光滑、蒂茎自中鼻道的息肉样物,触之软、可移动鼻内镜:后鼻孔或鼻咽部半透明、淡红色或灰白色息肉*
文档评论(0)